9月9日至11日在中国大连将举行201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届时,来自全球90多个国家超过 1700位嘉宾将齐聚一堂,就“描绘增长新蓝图”这一主题,探讨中国和世界经济增长的新生问题和关键议题。
在我们期待本届达沃斯“好声音”的同时,先来回顾下往届达沃斯上的焦点人物以及他们的精彩言论。
2008夏季达沃斯:温家宝提出“信心比黄金贵重”
2008年9月27日下午,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年会开幕式并发表讲话。
在回答有关应对当前的国际经济危机的提问时,温家宝表示,当前经济和金融挑战最为严重的,是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发展到部分金融企业以至影响到实体经济,这个问题成了国际经济的减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温家宝说,应对当前危机,最为重要的是三点:
第一,各国要加强合作。有关国家都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只有合作才能有力地应对危机。
第二,当金融和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经济家、企业家的信心尤为重要,人民的信心尤为重要,国家领导人的信心也尤为重要。这时候,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要贵重。
第三,中国能做的也就是保持住中国强有力的平稳较快的经济增长态势,不出现大的起落,这就是对当前世界经济的最大贡献。
2009冬季达沃斯:克林顿承认美国是全球金融危机“祸首”
2009年1月29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世界经济论坛(WEF)年会上承认,美国是这场全球经济危机的祸首,他认为美国要走出危机,不能没有中国等国家的支持。
报道称,WEF于瑞士达沃斯(Davos)举行年会的第二日,克林顿在与WEF执行主席施瓦布(Klaus Schwab)的对谈中说,美国的负债已太严重,总统奥巴马所提的8190亿美元经济振兴方案,要靠其它国家买美国国债才有可能支撑。
他说,要让美国经济走出危机,“不能没有中国等依赖出口、现金充裕但也受到伤害的国家支持”。“他们必须支持我们…使我们复原到有能力再度买他们的出口货物。”
对于有关美国是这场全球经济危机祸首的说法,克林顿表示认可,“说得对,这一切都起自美国,但这正对中国也产生很大影响。”他强调,这场经济危机证明,今天全球的互相依赖至为重要,“我们离不开彼此,分手不是一个选项”。
2010夏季达沃斯:国资委前主任李荣融谈国企改革
当时卸任不久的国务院国资委前主任李荣融现身在2010夏季达沃斯的讲坛上,受到热切关注。
李荣融回顾,反思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经历了亚洲和全球两场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几乎给了国企毁灭性的打击,但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国企是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努力使经济发展更稳定更持续。
据他透露,自2002年到去年底,每年倒下的国有企业有将近5000家,其中也包括央企。只是因为这些企业分布在各地,所以不太容易看出来。
他表示,企业是否倒下不在于大和小,而要按市场规律办事,优胜劣汰,优的往前走,劣的要淘汰。1998年前,我们没有国有企业也可以关闭的概念,负债累累不破产,付出沉重代价。符合市场经济就要往前走,要退出市场就要早退,否则代价太大。所以一定要认识企业发展规律,任何违背规律的事情迟早要倒下。
2011夏季达沃斯:朱民任IMF副总裁后谈世界经济形势
2011年7月1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任命前中国央行副行长朱民为副总裁。
9月14日,朱民出席了2011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并在论坛上表示,我们看到世界市场的动荡是比较严重的。美国十年的债务回报不到2%。然而银行业和资本市场流出了很多的资金。很多人退出了美元资产,瑞士法郎、黄金、日元的价值走高。同时各种大宗商品的价格动荡,居高不下。所以这是非常不稳定的市场局面。
同时,朱民表示,虽然所有可预见的将来严重不稳定,但不意味着会发生第二次大紧缩。如果企业的去杠杆化能带来健全的账目,可避免更多动荡。
2012冬季达沃斯:IMF总裁拉加德“拎包化缘”救欧洲
2012年1月2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总裁拉加德来到瑞士滑雪胜地达沃斯“化缘”,呼吁各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资以帮助欧洲应对债务危机。
拉加德当天在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时警告说,若不加以控制,当前的欧债危机将不再局限于欧洲,而是会扩散至其他经济体,在一个相互关联的世界经济体系中,没有哪个国家或经济体能置身事外。
讲话过程中,身为一名法国人的拉加德特意提起自己的包说:“我来这里就是为了筹一点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月18日发表声明说,预计未来几年全球潜在融资需求约为1万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多需要增资5000亿美元,以增强“火力”应对危机。此前,欧洲国家已承诺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资2000亿美元,但仍有超过一半的资金缺口尚无着落。
拉加德说,目前全球有足够的手段解决危机,关键是如何将各种手段加以有效的组合,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手段。
2013夏季达沃斯:李克强总理首次公开系统地阐述“克强经济学”
2013年9月11日,夏季达沃斯论坛在中国大连举办,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次公开系统地阐述“克强经济学”。
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讲话中强调,中国经济要实现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依靠改革和开放,并且改革和开放都必须坚持市场化的道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着力激发市场活力”。
在谈到宏观调控时,李克强披露了经济调控的上下限。他表示,总量经济调控的下限是“就业和稳增长”,上限是“通货膨胀”。
谈到对外开放以及与世界经济的关系,李克强总理引用一句中国古话,“君子成人之美”,只有成人之美,才能美美与共。他表示,中国已经从对外开放中分享到了红利;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国际事务当中应当有自己的责任和担当,随着经济体量的增大,中国在国际上发挥的作用也会相应的增大。
“我们愿意更多参与国际治理,尽可能的提供国际公共产品,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减排经验,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分担应有的责任。”
2014冬季达沃斯:王健林“公开驳斥”哈佛教授
在2014年冬季达沃斯论坛上,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认为“软实力之父”、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针对中国的不合适言论冒犯了他,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在当日的论坛上,约瑟夫•奈结合根据中国当前国内外形势,阐述其软实力思想。他表示如果中国一味的依靠增强军备,驱逐南海的菲律宾渔民,就像美国入侵伊拉克一样,对自己的软实力是一种伤害。
约瑟夫•奈显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番言语伤害了同台就坐的王健林,等主持人将话筒交给王健林的时候,后者直接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王健林严肃地表示,如果约瑟夫•奈到了中国听听13亿人的看法,可能和你的看法是不一致的,所以这一点我要正式的提出来。
王健林说,“我们今天本来是一个经济论坛,不应该涉及到政治,特别是还有一个中国客人坐在这里共同讨论问题的时候,你公开的挤兑中国,我觉得起码不太礼貌。”
2015冬季达沃斯:李克强总理详解“经济双引擎”
瑞士达沃斯当地时间2015年1月21日下午6点,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发表了题为《维护和平稳定,推动结构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开幕演讲。
李克强阐述道,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发展则必须由中低端水平迈向中高端水平。为支持“双中高”,他提出了培育打造创业创新的新引擎和改造升级传统引擎“双引擎”,让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他以滑雪三要素速度、平衡、勇气作比,表示对中国经济而言,就是要主动适应新常态,保持中高速度的增长,平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关系,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推进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