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储网24日发布《2021年第二轮第1次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竞价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提到,本次收储挂牌竞价交易3万吨。
玻璃期货价格触及跌停,这依旧是现货市场传导过来的悲观情绪释放所致。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玻璃市场核心逻辑在于“金九银十”旺季不旺、成交走弱、库存累积等因素,玻璃期价走势较弱,从而与纯碱走势“分道扬镳”。
本周,原油价格继续大幅上行,在中秋节假期油价短暂走弱之后,布伦特价格攻破一个又一个压力位,布伦特11月合约在周四晚间突破77美元/桶,再次回到前高的位置,这一波能否继续突破,将决定油价是否会摸向80美元/桶。
中国人民银行上周五在其网站上表示,中国境内所有与加密货币相关的交易都是非法的,包括境外交易所提供的服务。中国人民银行表示,提供交易、订单匹配、代币发行和虚拟货币衍生品的服务均被严格禁止。
“我认为市场动荡尚未结束。”CFRA首席投资策略师萨姆·斯托瓦尔(Sam Stovall)表示,“九月当然在做它通常做的事情。它使投资者感到沮丧。”
就全国来看,近两个月来有包括株洲、江阴、菏泽、岳阳、昆明、沈阳、唐山等7城以政策手段干预楼市降价,被称为房价“限跌令”。张家口市紧跟其后,是第八个颁布“限跌令”的城市。
其中,劳动力管理公司UKG副总裁Dave Gilbertson说,UKG上周的一份报告显示,在进行联邦就业调查的那一周,各行业的轮班工作,从8月到9月“实际上是按月持平”。
全球市场正在越发体现出“全面一体化”的态势,不仅贸易、金融和资本的全球流动如此,就连芯片这个原本处在产业链相对上游的领域,也越来越体现出同步运动的态势。现在,芯片荒,正在成为经济大国政府面对的相同问题,即便是美国也不例外。
标普500指数攀升1.2%,结束了20个月来最长的连续无大涨期。能源和银行等对经济敏感的股票领涨。与此同时,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创下2月份以来最大涨幅,触及两个月高点。
当地时间9月23日,美国最大的连锁会员制仓储量贩店开市客(Costco)宣布将重新实行限购,范围包括卫生纸、清洁产品和瓶装水等生活物品。这一次不是因为新冠疫情导致的恐慌性抢购潮,而是源于供应链危机和物流成本飙升。同样的危机也出现在英国。英国卡车行业人士估计,卡车司机眼下缺口达9万人,导致英国食品和能源行业遭遇供应瓶颈。
克利夫兰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梅斯特和堪萨斯城联储行长乔治在不同场合均表示,经济在实现美联储就业最大化和2%的通胀目标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一步进展”。
接下来的一周,经济数据和风险事件相对较多,可谓是一个超级周,投资者务必提前系好“安全带”。
受整体市场人气改善的支撑和飓风艾达的持续影响,周五,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已突破77.5美元/桶,创三年来新高,距80关口仅一步之遥。
据刊登在广东省能源局的工作动态,9月上旬以来广东省用电需求不断攀升,截至9月23日,该省统调最高负荷需求达1.41亿千瓦,比去年最高负荷增长11%,负荷已创历史新高。
自2014年底沪股通开通以来,南向资金成为了香港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尤其是在大市显著波动时发挥了重要的托市作用,呈现出“越跌越买”的状态。随着南向资金成交占比中枢的持续攀升,港股对北水的依赖程度也不断增加。理论上来讲,当大陆因节假日而关闭南向交易、港股正常开市时,市场上就只有完全离岸的资金(即外资、港资和在港的中资)能够进行交易,因此少量的资金可能就足以撬动比平日更高的杠杆,进而引发更大的波动。
财务造假、退市、领导层震荡、闭店潮等多重负面“缠身”的瑞幸,在外界普遍质疑瑞幸能否活下去的时候,却一再上演“翻盘”案例。先是获得债权人重组支持,与大钲资本和愉悦资本达成总额为2.5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协议。近日又与投资者签署和解协议书,瑞幸似乎正在走出财务造假的泥沼,新管理层带领下的瑞幸咖啡有望重新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
鲍威尔是在2017年获得前总统特朗普提名、并由参议院确认,华尔街预期他将获得现任总统拜登再次提名,可望连任四年。
有用户发现,微信在Windows客户端增加了新功能,在登录PC端微信之后,在手机端上勾选“自动登录该设备”,下次登录微信就无需手机确认,即可完成PC端的登录。
9月25日晚,在党和人民亲切关怀和坚定支持下,孟晚舟在结束被加拿大方面近3年的非法拘押后,乘坐中国政府包机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顺利回到祖国。
孟晚舟说,“经过1000多天的煎熬,我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异国他乡的漫长等待,充满了挣扎和煎熬,但当我走下舷梯,双脚落地的那一刻,家乡的温度让我心潮澎湃,难以言表。祖国我回来了!”
9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致贺信。习近平强调,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共同担起为人类谋进步的历史责任,激发数字经济活力,增强数字政府效能,优化数字社会环境,构建数字合作格局,筑牢数字安全屏障,让数字文明造福各国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美联储周三为最快可能在11月开始缩减每月购债步伐扫清了道路,18位政策制定者中有九位预计需要在2022年加息。一些人认为美联储的立场偏向鹰派。
会议指出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有效性,做好预调微调和跨周期调节”。这和高层通常所讲的宏观政策“三性”(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略有不同。
时间紧迫,因为对联邦机构的拨款将于10月1日到期。美国财政部警告说,它可能在10月的某个时候耗尽资金而无法支付政府账单,可能会引发违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