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调查的32位分析师中,大多数人预期新西兰央行在周三的政策会议上,将把官方隔夜拆款利率(OCR)从纪录低位调升25个基点至0.50%。
自从上周美国公布强劲就业报告,显示7月失业率意外大幅下滑至5.4%后,多位美联储官员暗示美联储可能提早缩减每月1,200亿美元的购债计划。
据彭博测算的年迄今数据,做多境内人民币兑美元的利差回报约2.4%,在亚币中居首。若将波动率纳入考量,做多在岸人民币兑美元的利差回报夏普比率约1.1%,仍在亚币中领先。
当然,开始减码的想法让一些人感到紧张,因为它让人想起2013年的减码风暴——当时美联储减少资产购买,结果收益率飙升,市场大幅波动。
许多评论都聚焦于美联储面对物价上涨显然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上。尽管货币增长率大幅提高,但美联储仍在实施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每月规模达1,200亿美元),并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5-0.1%的区间。
埃里克·罗森格伦(Eric Rosengren)在接受美联社(Associated Press)采访时表示,美联储应该在9月份宣布,将“在今年秋天”开始减少1200亿美元的国债和抵押贷款债券购买。
综合来看,这几位官员的讲话为美联储较预期更快削减对经济的支持铺平了道路。他们的讲话还凸显出,美联储内部围绕如何以及何时采取行动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随着更多经济数据出炉,这场辩论可能在未来几周达到高潮。
由于2021年通胀率明显高于央行今年的目标区间,政策制定者表示,他们随时准备将借贷成本提高到所谓的“中性”水准以上,以确保实现其 2022年和2023年的目标。
几十年来,澳大利亚一直是中国工业化使用的大宗商品的基石供应国,这反过来使该国的货币成为外汇交易员和主权财富基金最喜欢的押注对象,它们在寻求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敞口的同时,也在管理风险。
英国央行周二表示,伦敦外汇市场的日均交易量在4月份达到了3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其中美元、英镑、日圆以及与大宗商品挂钩货币的交易量大幅上升。
官员们表示,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在本月的战略评估中讨论了美联储的经验。在此次评估中,欧洲央行上调了通胀目标并承认其可能超调。
美元已较2021年内低点上涨了4%,是今年全球表现最好的货币之一,这主要得益于美联储的鹰派立场、通胀上升以及对疫情担忧引发的避险需求。
欧洲央行承诺购买1.85万亿欧元(2.2万亿美元)的债券,直到2022年3月,作为其疫情大流行紧急购买计划的一部分,政策制定者投票决定暂时保留这一刺激计划。
“7月会议看起来就像是一场本来可以取消的会议。”ING德国首席经济学家Carsten Brzeski说。“鉴于在策略评估后对未来政策变化的意义有不同解读,所以现在这次会议变得更加令人兴奋。”
不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周三表示,距离撤出货币政策支持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与疫情爆发前相比,仍有750万个就业岗位流失。
埃文斯在一次线上活动中表示,“考虑到最近几个月的就业增长低于我的预期,我想说的是,就实质性进一步进展而言,仍有一些事情需要评估,需要取得这样的进展,我们才能调整货币政策立场。”
他说:“最终,我们的赤字的规模——贸易赤字在冠状病毒大流行后激增,预算赤字显然完全超出了图表的范围——表明在中期,我真的不认为是今年,但在中期——美元将大幅下跌。”冈拉克在采访中表示。
瑞银(UBS)对全球近30家央行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21%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有必要,他们预计美联储将转向负利率。
在美国,随着经济活动回暖,需要的工人数量与人们愿意以给定薪资水平接受工作之间的差距已经是一个热门话题,美国在重开经济方面比加拿大走得更远。
欧洲央行上周宣布了一项新策略,允许欧洲央行容忍通胀率高于2%的新对称目标。行长拉加德在周一表示,欧洲央行将在7月22日的会议上调整其政策指引。
随着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取得进展以及封锁限制措施放松,主要经济体迎来经济反弹,一场关于缩减紧急刺激措施的讨论也显然已经开始。
从去年六月的低点开始,国际市场海运价格一路劲扬,至今已持续上涨一年有余,其中全球集装箱运价指数飙升愈380%,中国出口集装箱指数大涨超210%,且两大指数双双刷出历史最高,换一种说法就是,中国发往欧美的一个20英尺标准集装箱的运价为6000美元-9000美元,中国发往欧美的一个40英尺标准集装箱的运价为1万美元-2.0万美元,而这样的运价已经超出一年前的5~10倍。
然而,普遍的心态是,不应该匆忙,市场必须为任何转变做好充分准备。会议纪要显示,多数委员一致认为,美国经济尚未达到美联储为任何重大政策转变设定的“实质性进一步进展”基准。
由于受到美联储在6月会议上出人意料的鹰派展望提振,美元兑一篮子货币当月上涨约3%,创下四年半来的最佳月度表现,结束两个月连跌。
澳洲统计局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的三个月职位空缺比前三个月激增23.4%,达到362,500个,这对就业前景是一大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