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年度股东大会被称为资本家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Woodstock),今年被迫虚拟化。尽管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拥有创纪录的现金储备,但巴菲特说他并没有进行疯狂的收购,因为还没有任何东西“如此吸引人”。
自4月30日以来,中国内地投资者首次有机会就不断升级的中美政治紧张局势做出反应,这可能会破坏几个月前签署的一项贸易协定。
路透4月16-30日对北美、欧洲和日本的34位基金经理和投资长进行调查,他们建议将股票在全球投资组合模型中的占比,从3月的45.9%平均削减至45.1%。这将是七个月来最低水平。
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披露一季报,业绩罕见巨亏!净亏49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00亿元),投资账面巨亏5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850亿元)!
受疫情影响,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股东大会首次在线上举行。在会议上,巴菲特谈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强调美国经济有较强抵御风险能力,认为普通投资者应该买进并长期持有美国大盘股,而不是把精力浪费在选股上。
股市素有“5月卖股不回头”的说法,而在5月的第一个交易日,随着美国一些州开始放松疫情期间实施的限制措施,人们的恐慌情绪不断上升,这一说法依然适用。
尽管史无前例的政策刺激带来一片欢呼,但是美国的金融状况却表现出与2008年可怕的相似性。如果这种模式继续下去,则意味着各种资产至少还会再遭受一次抛售的痛苦。
近年来,为冲业务规模,债券承销商频频打出“吐血价”,更有承销收入仅千元。监管层尽管多次出手,但恶性竞争仍屡禁不止。
近日,江苏证监局发布行政监管措施通告,对扬州国信嘉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信嘉利基金”)采取出具警示函暂停办理基金销售业务6个月的行政监管措施。
4月27日晚间,贵州茅台、万科双双披露一季报。贵州茅台实现收入、净利润双增,显示疫情带来的影响有限。万科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大,开工竣工有所延缓,导致一季度收入下降7%,不过净利润仍有11%的增长。
受疫情影响,苹果已关闭在美国和欧洲的零售店,而中国则是唯一能重新开放所有专卖店的主要市场。分析师称,由于疫情沉重打击经济,预计消费者支出将大幅减少,不过苹果推出新版低价iPhone,状况相对好些。
周三,在一系列看似“萌芽”的因素推动下,市场大幅上扬,其中最有希望的是有关吉利德公司有望治疗冠状病毒患者的报道。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表示,吉利德的瑞德西韦(Remdesivir)在治疗冠状病毒方面取得了成功。
投资应用Robinhood在2020年第一季度获得了“创纪录”的存款,与2019年底相比,每日交易量增长了300%。在其他地方,eToro和Raging Bull Trading的需求同期分别激增了220%和158%。
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国股市策略师威尔逊表示,银行股和非必需消费品类股可能为投资者带来更多潜在收益。“我们整体看多,只是认为一些落后领域可能有更多的上涨空间。”威尔逊在CNBC节目中表示。
所有人的目光都将集中在北京时间周四凌晨2点的美联储货币政策决议上。投资者将关注美联储的声明和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的线上新闻发布会,从中寻找有关美国利率将在接近于零的水平上维持多久的线索。
私募基金万博兄弟资产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的基金经理潘岳在她监管的两只股票型基金中持有80%的现金和20%的债券。由于担心冠状病毒的蔓延会给市场带来压力,她在1月下旬农历新年假期开始前卖掉了所有股票。
“中国证监会始终抱着敬畏市场、敬畏法治、敬畏风险、敬畏投资者的监管理念,愿意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境外证券监管机构加强合作,共同打击跨境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保护各国投资者合法权益。"证监会表示。
伯恩斯坦资深油气分析师尼尔·贝弗里奇(Neil Beveridge)对CNBC节目表示,“由于油价走低,我们预计中石油和中石化将在第一季度出现非常严重的亏损。”
只有比较两年后利润预测的估值时,今天的市场才会与之前的2800点大致一致。现在普遍预测2021年的收益增长将远高于2019年的水平,可以合理地假设,这种预测没有根据当前经济冲击的全部现实进行调整。
日前美油期货价格一度跌至负数,相关油气QDII基金也大幅下挫,其中重仓美国原油基金的国泰大宗商品年内跌幅一度达到68.5%,领跌全市场基金产品,净值则跌至不到1毛6。
截至4月24日,4月份以来共有11只新股亮相,但市场表现分化拉大。4只新股上市次日就开板,且股价连连下跌,更有次新股上市以来下跌逾20%。
虽然在中国一季度GDP出现数十年来首度萎缩,国际贸易遭遇冲击以及业绩期出现盈利恶化等压力下,选股难度不可避免大大提高,但股市的机会依然有迹可循。
除了混合型基金外,其他类型基金份额都节节攀升,规模增长最多的是货币基金,一季度净申购达1.06万亿份,增幅达15.16%。整体来看,一季度公募基金总份额也增长了10.11%。
英国《金融时报》援引世界卫生组织意外发布的文件报道称,吉利德科学公司(Gilead Sciences)的药物瑞德西韦并没有改善冠状病毒患者的病情。英国《金融时报》援引的文件指的是一项中国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