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下称“邮储银行”)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春耕备耕小额贷款服务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组织全行切实做好春耕备耕小额贷款服务工作,保障春季农业生产,助力稳住农业基本盘。
随着新冠疫情席卷全球,英国央行与其他多数央行一样大幅降息至纪录低位,但现在面临着通胀飙升的问题。英国1月通胀率达到5.5%的近30年高位,还可能进一步攀升。
市场普遍预计,届时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将启动三年多来的首次加息,并为随后启动缩减资产负债表提供更多信息。经历了为应对疫情采取的近两年超低利率后,目前美国正面临通胀高企的考验,同时地缘政治因素也对经济前景形成扰动,这一次美联储将如何平衡政策转向和复苏的关系?
对比历史,海通证券分析外资流出的幅度和影响。历史上A股也曾经历过多次外资阶段性大幅流出的现象,相较2019年4-5月及2020年2-3月,目前外资净流出比例还不算大,但占成交额比重较高。而目前类似2018年10月,市场增量资金较少时外资流出的影响被放大。
在乌克兰陷入地缘政治危机、经济开局缓慢、股市动荡之际,外界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周三结束为期两天的会议后开始加息。
3月15日,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当日开展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85%和2.1%,与上期持平。
3月14日,沪深股指延续调整。A股市场近期遭受俄乌冲突、新冠肺炎疫情散发两大因素冲击,情绪市特征明显,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分析人士认为,地缘政治等“黑天鹅”事件不会改变经济基本面,也不会改变资本市场内在运行趋势。
青山集团凌晨发重要声明!伦镍将恢复交易!俄提停火“六条件”,乌:有望签和平协议!欧盟取消俄贸易最惠国待遇!原油盘中跌超8%。
马尔帕斯在《华盛顿邮报》主办的一个线上活动中表示,制裁对全球经济产出的影响将比战争本身更大。但他说,根据目前的评估,他预计这场危机不会终结全球复苏并降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
在过去的几周里,大宗商品的疯狂波动已经成为常态,乌克兰战争和随后对俄罗斯的制裁推动油价升至14年高点,天然气价格接近纪录高位。
随着西方对俄罗斯展开全面经济制裁,西方跨国企业和品牌开始启动了撤出俄罗斯市场的进程。在一系列“外商大撤离”行动中,作为第一家冲破“铁幕”入驻苏联、见证了俄罗斯30多年社会变迁的美国餐饮企业麦当劳的关闭,引发了诸多感慨。从1990年在莫斯科市中心开设第一家门店开始,到现在 “被逼退出”,麦当劳“败走”俄罗斯,被德国媒体认为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今年以来,随着国际油价一路走高,股神巴菲特也不断加大对石油股的投资。继3月2日-4日连续增持6100万股西方石油公司股票后,又在3月9日-11日选择再度加仓,共斥资约15.34亿美元(近100亿人民币)
青山集团遭逼仓事件仍未画上句号。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最新公告称,允许市场参与者进行镍合约头寸的转让,但镍交易何时重启仍未确定。
随后,俄罗斯开始入侵乌克兰,特斯拉的股价在3月2日飙升至880美元,因为石油的影响暴露无遗。目前股价为每股824美元,新一轮牛市的时机可能已经成熟。
尽管近期沪深股市迎来调整,但已有多只基金选择在震荡的市场环境下放开大额申购、大额转换转入业务金额限制。行业人士分析,在此时点放开申购是相信中国股市具备较好的中长期配置价值。随着短期和外部不确定性因素逐步落地,股市有望摆脱当前的弱势格局,重新回到上行趋势之中。
据统计,2月以来,沪深交易所及北交所共有26只新股上市,其中仅1只上市首日破发,与今年1月、去年12月各有6只新股首日破发的情况相比,已有明显改善。同时,在2月份实施申购的注册制新股中(剔除未盈利公司),发行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市盈率的比例超过53%,较此前两个月21%、27%的比例明显上升。这显示,在市场化定价的自我调节下,注册制新股的发行定价估值正向市场均值靠拢,由此也推动了一二级市场间的生态“再平衡”。
滴滴在去年12月表示,将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转而在香港上市。上周五,彭博社报道称,滴滴未能遵守在香港进行股票发行所需的数据安全要求。
在新一轮全球食品上涨的推动下,国内上市公司纷纷参与套期保值来对冲风险,而国内抗通胀的商品ETF基金受到市场青睐。目前,国内市场上共有15只商品型ETF,均取得正增长。从单只产品表现来看,华夏基金旗下豆粕ETF以31.86%的涨幅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是能源化工ETF和煤炭ETF,涨幅分别为21.83%和15.20%。
美联储已经明确表示,它打算将联邦基金利率从零上调0.25个百分点,预计它将在周三为期两天的会议结束时宣布这一决定。该央行还将会公布对利率、通胀和经济的新预测。
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2年第2期消费者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远离过度借贷营销陷阱,防范过度信贷风险。
虽然投资者预期美联储今年料将多次升息,以抗击急升的通胀,但许多人认为欧洲央行面临的挑战更棘手,原材料价格飙升对欧洲依赖能源的经济构成更大威胁。
欧洲可能最容易受到战争带来的更广泛经济冲击影响,但欧洲央行周四明确表示,欧元区可以消化战争预期会对经济增长造成的冲击,但决策者不能坐视不理欧元区创纪录的物价涨势。
由于美联储的指标隔夜利率处于近零水平,而美国消费者物价通胀率已经升至40年来的最高水准,所以大多数经济学家表示,美联储需要尽快采取行动。
随着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令市场和各国经济陷入混乱,首次公开募股(IPO)及大规模并购步伐最近几周戛然而止。这一点在欧洲尤其明显,一家资深交易撮合机构预计并购费用将下降三分之一,股票承销收入甚至会录得更陡峭的降幅。
自上个月入侵开始以来,微软等一些公司已停止在俄罗斯接受新客户。但许多公司并没有终止与现有客户的交易,除了那些新制裁和出口管制措施所针对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