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财网讯】—英国在与欧洲关系中取得自决权或许“无价”,但这并不是说自决权远高过其应有价值,而是说取得该权利的代价高到无法计数。
而且不要指望货币政策还会在事后快马驰援,虽然在金融危机之后,货币政策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救助作用。如果英国在6月23日的公投中决定退出欧盟,英镑兑美元可能会与其他资产一道下跌,给经济带来沉重打击。
英国央行总裁卡尼周四表示,“之前该行维持指标利率水平不变,如果是这样,那么预计经济增长会大幅放缓,通货膨胀明显上升,这个结果换来的是诸多挑战。这样的话,有几种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也许还可能包括出现技术性衰退。”
对卡尼来说可能算是技术性衰退,但最糟的是,这种衰退虽说是自找的,但却是近乎于新兴市场专属的那种古老衰退模式,以信心的丧失以及外资抛售资产为特征。卡尼对他手中工具的效力限制直言不讳,他也本应如此。
这是因为届时英国面临的不单单是衰退,而是一种极其有害的衰退,货币政策当局在应对这种衰退时将处于极为被动的境地。
英镑或迅速贬值,一年左右贬值30%不是没有可能。这将引发输入性通胀,推动通胀率升至英国2%的目标之上,与此同时就业和经济则会放缓。
Fathom Consulting的分析师在报告中写道,“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委员会(MPC)需要在经济活动迅速降温以及通胀率大幅上扬之间进行平衡。”维持政策不变、乃至降息,都有导致英镑进一步下跌、通胀进一步上升的风险。而收紧政策则可能引发英国房地产迅速调整,令增长放缓的经济雪上加霜。”
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英镑的反应有多大,不过英国的经常帐赤字一直居高不下,只要海外资本依然乐意提供资金,这种局面并无大碍。
通过加息来支撑英镑并遏制通胀,则会打击背负高额债务的英国家庭。在伦敦金融中心地位将面临压力之际,家庭财务状况受挫或很容易导致房价在抛售中下滑。
虽然英国银行业目前无论是资本实力还是资金头寸,都要比楼市低迷时期之前好了不少,但仍面临一定程度的风险,如果可能最好还是尽量避免。维持利率不变则可能导致英镑更急剧贬值,并且通胀加剧也会令央行自身的信誉受损。
以上这些并不代表公投脱离欧盟是糟糕的想法,也未必对英国更加不利,只是说此举的前期代价和风险看起来很高。获得自决权意义重大,而且最后还是由选民说了算。
另一个可能结果是,英国人投票决定留在欧盟,但他们在这一过程中的斤斤计较的确还是损害了英国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形象。再回到经常帐赤字问题上来,虽然投资者现在乐得将之抛诸脑后,但它过去曾令许多货币元气大伤。而我们甚至还没考虑到,英国或许已经准备迎接经济放缓的可能,即便在没有政治风险推波助澜。
英国资产价格将对这些风险有所反映,意味着走势将会震荡,甚至有可能急剧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