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财网讯 -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3月28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232,较前一交易日微跌9个基点,为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下跌。相比前一个交易日北京时间16:30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收盘价6.5154下调78个基点。

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近3周走势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6年3月28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
1美元兑人民币6.5232元,前一日为6.5223
1欧元兑人民币7.2750元,前一日为7.2785
100日元兑人民币5.7476元,前一日为5.7727
1港元兑人民币0.84081元,前一日为0.84051
1英镑兑人民币9.2115元,前一日为9.2175
1澳元兑人民币4.8925元,前一日为4.9052
1新西兰元兑人民币4.3542元,前一日为4.3863
1新加坡元兑人民币4.7498元,前一日为4.7573
1瑞士法郎兑人民币6.6661元,前一日为6.6806
1加拿大元兑人民币4.9133元,前一日为4.9251
人民币1元兑0.61817林吉特,前一日为0.61657
人民币1元兑10.4914俄罗斯卢布,前一日为10.5661
上周(3月21日-3月25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连续五天下跌,累计跌幅达0.66%,即期汇率和中间价双双跌破6.51关口。人民币汇率与非美货币走势一致,随美指走升而下跌。人民币汇率的走弱,与欧洲恐怖袭击导致美元下跌、美元走强有关。短期冲击不能改变美元走势偏弱的趋势,预计主要受美国大选年影响,今年10月前美元都会保持相对弱势。
美联储加息决策与美国经济数据联系也变得不那么密切,本周非农数据对美元影响料不大,人民币汇率预计对此也不敏感。人民币汇率区间振荡、加之一季度末有企业财务需求,可能会促使部分结汇需求出现,对人民币汇率起到一定支撑作用。
彭博美元即期指数创去年11月以来最大涨幅,中国央行周一调降人民币中间价。中金公司经济学家3月27日在报告中写道,中国经济出现初步稳定迹象,降低进一步下调借贷成本的必要。
汇丰银行分析师认为,人民币兑全球货币隔夜波动敏感度有所增强。在美元整体走强的情况下,近期中间价的微妙变化可能意味着外汇波动幅度可能进一步扩大。
自2016年起人民币外汇市场运行时间由北京时间9:30-16:30调整至北京时间9:30-23:30。央行此前公布,延长交易时间后,将以北京时间16:30人民币兑美元即期询价成交价作为当日收盘价。
中国央行2015年8月11日大幅调降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并宣布进一步完善中间价报价,人民币创出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引发全球股市和大宗商品下跌。8月14日人民币中间价微升结束三日大贬。
▼

人民币为何一贬再贬
3月17日美联储议息会下调年内加息次数后,美元指数应声下跌,人民币中间价两日内累计上调544点。但3月18日以后,央行连续一周下调中间价,累计达595点。此举令市场颇为不解:央行是有意求贬,还是如小川行长所言,只是遵循着与篮子货币的亦步亦趋?
从在此期间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异常平稳的走势来看(图表1),上周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下调并非央行有意求贬,而是反映了春节过后至今,随着人民币贬值预期的缓解,中间价开始更多地参考一篮子货币。这种人民币汇率定价机制,可以说是符合此前的汇改方向的:既有清晰的定价规则(参考篮子货币),又能实现有管理的浮动(跟随美元浮动)。

未来一段时间,主导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美元指数的变动(图表2)。这是人民币挂钩篮子货币的必然结果,美元走强意味着其他货币对美元走弱,从而人民币对美元也将走弱。
2.央行对人民币汇率预期的管理能力。去年“8-11”以后人民币贬值压力之所以会出现如此集中的释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贬值预期的自我强化造成的。因此,央行能否有效地稳定预期,决定了人民币能否实现“有序波动”。
3.中国经济基本面。这毋庸置疑是更为根本的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

从上述三个方面来看:
1.本轮美元可能已经较为接近阶段顶部,美元指数年内上行动能较弱;
2.目前央行在管理人民币贬值预期的能力和意愿上都明显增强。如果外部环境再度恶化,央行应对将更加迅捷和有效。尤其是,央行对离岸人民币汇率的调控能力增强,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尽管还需暂时受到逆人民币国际化的指摘。
3.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定在6.5-7%,克强总理明确指出“完不成任务是不可能的”,从政府的信心、决心和能力上看,今年中国经济失速的风险很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