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并不是唯一一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去年12月报告称,未来对金属和矿产的需求可能远远超过当前的全球供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表示,“矿业投资和运营所需的增加可能具有挑战性。”
“我们认为,如果利率市场反映出3月份加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增大,那么美元近期有进一步上行的风险。”澳大利亚联邦银行国际经济主管乔·卡普索(Joe Capurso)在早间报告中表示。
他提到的这场危机是一场“K型”经济复苏,在经历了一场百年一遇的疫情大流行之后,这种复苏加剧了不平等。拜登政府有一个简单的计划,耶伦将帮助实施。
从美联储官员的谈话、目前就业市场情势、及过去经验来看,这种看法应该是臆测过度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市场确实更加坚定预期,在美联储今年剩下的七次会议中,多数都将会宣布升息。
National Securities首席市场策略师阿特·霍根(Art Hogan)表示:“在美联储可能连自己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在重新玩起跳过彼此的游戏,看他们对美联储的行动能采取多强硬的态度。”
美国劳工部上周五公布的备受关注的就业报告也显示,11月和12月新增就业岗位较此前预估的增加70.9万个。1月薪资增长加快,劳动力大军扩大。
路透看到的一份为成员国准备的欧盟文件称,调整可能包括“自动触发子公司化”,即限制监管机构在决定哪些分支机构必须转变为子公司时的自由裁量权的方法。
“美联储几乎已经承认,它严重落后于现实情况。”美银经济学家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他们还指出,激进的政策收紧“应该会对经济产生滞后影响,对2023年的增长构成压力”。
与美联储收紧政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央行已转向了刺激模式,以防范恒大危机、疫情封锁和全球借贷成本上升威胁到全球最大的增长引擎。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的鹰派言论包括不排除2022年内历次会议都将加息的可能性。在未来,英国央行等多家央行都可能上调基准利率,更多央行暗示未来几个月也将跟进。
TECHnalysis Research首席分析师Bob O’Donnell表示,“对于苹果而言,其已经摆脱大部分的供应限制问题,但对于其他业者而言不必然是如此。”
去年各国央行黄金购买出现反弹,小型金条和金币的购买量为2013年以来最高,但上市交易基金(ETF)的投资者出售黄金多于购买,削弱了整体需求。
中国央行上个月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即银行必须持有的现金储备量,释放了1.2万亿元人民币长期流动资金,以在疫情持续之际支撑放缓中的经济增长。
外管局公布明细数据并显示,12月银行对客户市场成交5,727亿美元,占总成交量的比重为15.1%(上月为14.3%)。在银行对客交易中,衍生品交易(包括远期、掉期和期权)占比为21.9%,与上月持平。
前美联储官员表示,在这种环境下,美联储可能很难(甚至也很不明智)依赖过去那种前瞻性承诺来传达计划,在政策声明中使用诸如“逐步”等字眼传递每季升息的预期。
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预测,在疫情期间达到二战以来的最高水平后,美国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将在2022年下降7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与三个月前相比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当时大多数经济分析师都支持各个央行行长那时的观点,认为部分由疫情相关的供应瓶颈推动的通胀激增将是暂时的。
在11月美国即将举行中期选举之际,由于通胀达到异乎寻常的高水平并且新冠病例激增,民意调查中的大多数受访者都对拜登几乎没有、或者完全没有信心。
彭博经济研究新的每日GDP跟踪指标使用18个高频指标来跟踪美国当季的经济增长状况,指标覆盖范围相当于GDP的91%,指标显示,经济活动有所改善,从今年第一周暴跌16%提高至下滑3.7%。
更麻烦的是,出错的风险比任何时候都大,因为他们中许多人并没有过加息的经验,也几乎没有人体验过在面对通胀率达到多年高点且远超目标时不得不这样做。
白宫的沉默态度对于美联储及其主席鲍威尔而言,是非常巨大的转变。他在2018年四次加息,招致了时任总统特朗普的强烈批评。
这份去年秋天对供应链中150家企业进行的自愿调查证实,“芯片供需存在严重、持续的错配,受访者认为这个问题在未来六个月内不会消失。”
Meta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其新的人工智能研究超级集群(RSC)将帮助该公司建立更好的人工智能模型,可以从数万亿的例子中学习,在数百种语言中运作,并一起分析文本、图像和视频,以确定内容是否有害。
康菲石油国际的执行官Ryan Lance在休斯顿举行的阿格斯美洲原油峰会上告诉听众,他看好油市,因为高油价“将持续一段时间”。
这家以市值计最大的公司上季营收高达近1,240亿美元,营业利润340亿美元,展示了其在关键的假日季中应对全球供应紧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