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组织援引中国政府近期的政策刺激举措,作为小幅调高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的依据,但同时还调降对全球整体经济前景的预估。
目前IMF预估中国经济今明两年分别成长6.5%和6.2%,均较1月时的预估值高出0.2个百分点。
但这样的预估仍然低于2015年取得的6.9%成长幅度,而2015年本身已经是25年来的最差表现。
中国将于本周稍晚公布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料显示,第一季GDP较上年同期增速降至6.7%,但金融市场对于中国政府公布的数据经常心存怀疑。
“中国以购买力平价而言,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目前该国正在经历一场重大而复杂的转型,转向以消费和服务为基础的更可持续的成长道路,”IMF在其全球经济展望报告的序言中说。
“最终,这种过程将惠及中国乃至全世界,”IMF表示。本周IMF和世界银行春季会议将在华盛顿举行。
“不过鉴于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重要地位,这个过程中所遭遇的震荡可能会产生明显的溢出效应。”
中国占到全球贸易的十分之一,并且是全球100多个国家的前十大贸易伙伴。关键是,中国是基础设施、住房等建设项目投资的最大单一支出国,占全球投资的四分之一。
中国建设投资热潮的降温对其它国家的出口造成打击。IMF估计中国GDP增速每下降一个百分点,G20的整体增速就会下降0.25个百分点。
“甚至那些与中国直接贸易关联较少的国家也会受到影响,因为中国经济放缓会对大宗商品、产成品乃至全球信心和风险偏好构成影响,”IMF说。
IMF列出了一个改革建议清单,包括加强市场力量、扩大社会安全网,控制国有企业等。
“如果中国增长模式再平衡能得到很好的管理,它最终将提振全球经济增长并减少尾部风险,”IMF总结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