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S货币及经济部门主管Claudio Borio说,全球体系最大弱点在于它不能避免景气兴衰的积累形成,也无法消除极具破坏力的金融失衡情况。
Borio认为,把美元当作全球体系所依附的唯一之锚,尽管有时不太稳定,基本上无助于解决问题,但让多种货币处于更为平等的地位,恐怕也于事无补。
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贸易计价单位以及金融流动性的传输管道,享有得天独厚的地位。这样一来,美国财政及经常帐赤字可以越滚越大,也可能够在更长时间里实施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而加剧了不稳定的倾向。
美联储与生俱来的货币政策宽松倾向已扩散至许多发达或新兴经济体,都是由于决策者出于宏观经济、金融稳定或竞争力方面的考虑而抗拒本币升值。
“结果,宽松政策相继出笼。典型指标显示,从全球范围来看,货币政策极度宽松的状态维持得太久了。”
美元涉及全球外汇交易的87%,在美国以外官方外汇储备以及资产和负债中占比约60%,并且是近60%国际贸易选用的货币。
虽然更加多元化的体系可能会使美国这个处于支配地位的国家受到更大的纪律约束,但世界金融体系仍缺少一个稳固可靠的全球性砥柱。尽管金融体系呈多元化趋势,但人们仍需加大力度防范金融失衡进一步加剧。
报告称,决策者应考虑实施更加强有力的国内政策,通过一整套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审慎举措来应对金融市场的大起大落。

比如,政府还应重点关注总资本流动而非净流动数据,对已出现金融失衡迹象的国家不要再鼓励扩大资本规模。Borio说,1980年代末的日本就是如此,成为后来日本经济陷入危机的一个推手。
近期而言,中国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信贷扩张,“这次扩张正是中国当前一些债务问题的核心所在。”他说。
Borio还建议,制定国内政策时要更多兼顾其潜在的全球溢出效应,同时还要进行更定期、更加深入的国际间协调合作。
“合作范围可扩大到偶尔的联合决策,无论是利率决策还是外汇干预决策,不要只是在危机关头才抱团儿做出完美回应。”
*美国不必担心其他货币挑战美元地位*
作为回应,美国纽约联储主席杜德利周二在一次演讲中说,如果其他货币有正当的理由,开始蚕食美元在外汇储备中占比60%的份额,美国人不必担忧。
“我不认为这是一个零和游戏。”杜德利在苏黎世一次会议上的讲稿中称。该会议不对记者开放。杜德利是美联储最有影响力的官员之一。

“如果其他货币获得储备货币的地位,对我而言并不是美国的失败。”他说,“只要他们是通过进步获得,而不是因为美国做的比以前差。”
美元在上个世纪取代英镑,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储备货币,在持有以及贸易中使用的范围最广,因为可以方便、安全地兑换成本币。
去年1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把中国人民币纳入其货币篮子,使其跻身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圆的行列。
“我认为最重要的目标必须是做好自己。”杜德利在IMF和瑞士央行主办的会议上称。“如果做到这一点,那么我预计美元将赢得继续成为全球最重要储备货币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