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中为百元面额美元纸币
人们普遍认为,一旦美国利率走入上行通道,那么美联储规模达4.5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必须收缩,而美联储只需要决定以多快的速度进行收缩。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大幅度扩张主要由刺激经济的购债措施所致。
不过如今争论的风向发生新的转变。部分决策人士以及外部专家称,维持庞大的资产负债表规模也有道理。
赞成给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瘦身、使其恢复到危机前较小规模的论据比比皆是。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的缩减标志着政策恢复“正常”、可使美联储对整个经济中信贷配置的影响降至最低、同时还有助于化解关于美联储越俎代庖的政治压力。有人士批评美联储,称其超越了货币政策核心使命,过度扩张自身影响力。
2014年9月,美联储在其“正常化”计划中承诺最终“持有的证券规模不会超过必要水准”,这一水准被广泛解读为接近危机前的9,000亿美元。
如今在备受期待的加息临近之际,美联储似乎开始接受庞大资产负债表的观点。
“对于长期扩大资产负债表...我们的研究还没有那么多,但我认为需要更多地思考,”旧金山联储总裁威廉姆斯上月表示。
支持者称,美联储规模庞大的资产组合促使银行保持较多的资金储备,从而可能有助于稳定金融市场。
此举也可能给美联储提供一个长期政策工具,其可以借此影响经济中的各个领域以及部分债市。
比如,前哈佛大学经济系主管Benjamin Friedman表示,美联储可以买进和卖出某种资产,以刺激抵押贷款市场或给其降温,或者影响较长期的借款成本。

**泡沫和挤兑**
上周美联储主办的一场会议上,发表演说的专家们表示,美联储可以使用资产作为新的“宏观审慎”工具来处理金融市场泡沫问题,可以透过目标资产交易来让特定的领域降温,并让充沛的银行储备作为冲缓,以避免投资者发生挤兑行为。
根据美联储7月会议纪录,尽管随着债券到期,美联储如今再补足其投资组合,并计划再一年左右仍会继续这么做,但决策者已指示员工评估替代作法,并与外部专家进行商议。
举例来说,美联储的研究人员一直在研拟,在“正常化后的世界”,美联储帐上的债券到底要维持多少,以及保留什么种类的债券。熟知此事的消息人士称,这件事是“十年一遇”的研究机会。
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在淡化美联储庞大投资组合方面,也发表了意见。在他任内开始的买债计划,使得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来到当前的规模。
伯南克上个月对纽约经济俱乐部表示,“美联储可能维持资产负债表在目前的水平,而这不成问题。”他指出,从经济产值来看,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在国际间属于正常水平。
诚然,部分决策官员和经济学家依然认为有强烈的理由缩减美联储资产规模。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总裁布拉德上周表示,使资产负债表恢复到“更为正常的水平”,是比较审慎的作法。
资产负债表膨胀的结果之一是,有2.6万亿美元的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躺在美联储吃利息,随着利率上升,这些准备金赚取的利息也会越来越多。
一些议员原本就对美联储大规模的刺激政策颇有微词,一想到美联储还要再多付数十亿美元利息给那些引发金融危机的银行,有可能再度引发这些议员的抨击。
公共政策智库胡佛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John Cochrane称,庞大的资产负债表规模构成了巨大的观感问题。
但他表示,维持庞大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对于金融稳定有明显的益处。Cochrane还称,这场争论应将重点放在如下问题上:是否继续持有长短期债券、是否抛出抵押债券仅保留美国公债。
很明确的一点是,美联储尚未排除在更长时间内维持较大的资产负债表,也尚未排除在短期借款成本的常用手段外,将资产负债表作为其政策工具之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