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两个国家计算差额的方式不同,但中国方面最新的数据表明,2017年中美两国贸易差额达2758.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这一数字对两国的双边关系并不是个好兆头。在特朗普度过了相对平庸的一年执政期后,很多人预计这种关系会在2018年进一步恶化。
美国国家对外贸易委员会前主席William Reinsch告诉CNBC,“现在华盛顿普遍存在的一种观点是,今年,特朗普决定拿一方开刀,而中国最有可能成为这个目标。”
特朗普本人在周三(1月17日)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正对中国涉嫌窃取知识产权问题进行调查,作为调查的一部分,美国正在考虑一项重大的“罚款”。
中国专家也普遍预计,中美贸易的紧张局势将会加剧。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屠光绍表示,他预计中美两大主要经济体之间会发生“贸易摩擦”,但并非一次“严重的贸易战”。
“基本的前提是,中美贸易不能只是让中国受益,而是从实际上也要惠及美国。”屠光绍在周一(1月15日)举行的亚洲金融论坛上向与会代表表示。
特朗普一直认为与中国进行贸易对美国不公平,但他也表明,自己并未采取进一步行动,主要是为了在遏制朝鲜核野心方面寻求中国的支持。
外汇交易员指出,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单一贸易伙伴,尽管双方存有分歧,但全球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额仍在增长,这时任何广泛的行动都可能对双方不利。
Reinsch周二(1月16日)表示,“中国人在遇到这类问题时通常倾向于采取报复措施,这样我们就会反复就其中一件事情针锋相对,每一方都能采取措施抵制另一方的进口或投资举措,而这样的做法是一种向下的螺旋(spirals downwards)。”
尽管贸易战面临着一触即发的威胁,但局面也存在一些缓和的可能:IHS Markit亚太地区首席经济学家Rajiv Biswa就向CNBC表示,中国一直在采取积极措施,改善包括美国农产品出口和特定金融服务等产品的市场准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