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劳工部上周五的就业报告显示,11月非农就业岗位增加21万个,还不到经济学家预期的一半。但11月平均时薪较上年同期增长4.8%,失业率也降至4.2%,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数创13个月来最高。
高盛分析师Joseph Briggs在一份报告中说,奥密克戎变体可能会减缓经济重启步伐,但预计对服务支出“只有适度的拖累”。
他们认为,从此前出台多种结构性政策工具,以及中期借贷便利(MLF)等量续做、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连续持稳来看,预计年内中国不会有降准或者市场化利率“降息”等举措出台。
但根据毕马威对1,000名汽车行业高管的最新年度调查,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在内的燃油车在未来几年内仍将在多数主要汽车市场占据较大份额。
奥密克戎(omicron)冲击世界,正值距离全球各国央行的关键决策只有几周时间。美联储可能会加速缩减购债,英国央行或即将加息,而欧洲央行则在计划如何让欧元区摆脱紧急债券购买计划。
耶伦在路透举办的Reuters Next会议上表示,对价值数千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确实导致美国物价上涨”。
根据道琼斯(Dow Jones)的数据,经济学家预计上个月创造了57.3万个就业岗位,高于10月份的53.1万个。失业率预计从4.6%降至4.5%,平均小时工资预计每月增长0.4%,同比增长5%。
耶伦表示,考虑到今年年初德尔塔(Delta)变种病毒的出现导致美国经济严重放缓,这种在南非首次发现的新毒株的影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他继续说道:“我从一开始就认为关税是对付他们攻击美国消费者的一种无效方式。现在,通货膨胀是一个问题,降低关税实际上会降低美国的通货膨胀。”
“我们这样做是出于非常谨慎的考虑,但我们绝大多数人认为,虽然(Omicron)是一个新变体,但却是一个可控的变体。”联邦卫生部长Greg Hunt说。
她周一在媒体电话会上表示,中国经济在今年四季度会继续放缓到4%甚至以下,考虑到高基数因素,2022年一季度应该更低一些。工业制造业投资将在未来一年得到较大的政策支持,对经济保持温和增长提供一定的支撑。
其另一份题为“中国:下一次冲击可能来自外部”的报告则指出,在贡献了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8%的40%和第三季GDP增长4.9%的一半之后,出口对中国实际GDP增长的贡献可能很快会降至零。
好几个月来,鲍威尔坚称当前这波通胀急升应该只是短暂性质,并说美联储对于决定何时升息将会“耐心”处理。美联储每月购债1,200亿美元的计划在11月开始缩减,预定2022年中结束购债。
美国主管机关正准备要求外国公司符合美国审计标准,不符规定者将从美国各大证券交易所摘牌,这些规定将使许多中国公司受到影响。
自去年中国摆脱了疫情最严重的影响以来,中国央行几乎没有改变货币政策。在过去几个月里,由于房地产行业受到监管打击、工厂电力短缺以及消费者支出低迷,经济增长放缓。
在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平衡中,稳增长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宏观政策预计将向稳中偏松倾斜。伴随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结构性货币政策近期已经加码,财政政策预计也将发挥更大作用、节奏前置。
他在2022年亚洲宏观经济展望会上指出,2022年中国出口的韧性保持不变,预计增速将放缓但仍然在可观的水平。在中国对新冠疫情“零容忍”之下,消费仍难回到疫情前,但相较于2021年将有所改善。
报告预计,2020年G20经济体总体规模收缩3.2%,此后2021、2022 和2023年将分别增长5.8%、4.4%和 3.2%。“居民开支强劲、库存重新增加及资本支出增长将支持全球经济活动。”
但新任美联储主席也将面临房价、车价、食品、服装等万物齐涨的局面。无论是现任主席鲍威尔获得第二个四年任期,还是现任美联储理事布雷纳德获得拔擢,处理这个通胀冲击的过程,都会对拜登、美国经济和美联储带来风险。
他并认为,如果政策调整未能提振市场信心,再融资环境和房地产销售的困境将维持一段时间,这将会对惠誉的2022年增长前景预测构成更大压力。
中美两国是两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巨轮,我们要把稳舵,使中美两艘巨轮迎着风浪共同前行,不偏航、不失速,更不能相撞。
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11月15日正式签署两党基础设施建设法案,为重建美国基础设施、加强制造业、创造高薪就业机会、发展经济和解决气候变化危机等问题提出了六个优先事项,以提供初步的指导方针。拜登当天还在白宫发表公开讲话,强调了两党基础设施建设法案对美国工人、家庭和本土建设的重要性。
“也许我应该更正式地开始,你我之间从来没有过那么正式过。”拜登在视频会议上对习近平说。两位领导人进行了自拜登1月份就任美国总统以来议题最广泛的会谈。
受访的专家们表示,会议公报更多是对历史经验的回顾和总结,是从思想意识形态方面坚定信念,虽然对未来展望的笔墨并不多,但核心的内容都有所体现,跟此前的七一讲话是一脉相承。
想不到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急转直下破了5%,亦未料到能源供给紧张导致下半年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涨幅不费吹灰之力就破了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