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国遭遇大范围降雨天气,从四川盆地到华北一带陆续出现今年入汛以来的最强降雨。
周一收盘时,由于需求减少、供应扩大以应对早些时候的上涨,木材价格今年以来已累计下跌0.6%。这波涨势使一款普通建筑产品在社交媒体上引起轰动,并成为有关美国货币政策的争论的导火线。
由于抗疫成绩远远甩开了美国等西方国家,上半年中国经济表现也傲视全球。展望下半年,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
“全球资产定价之锚”的罕见8连跌,成了牵动全球资本市场的重要导火索。刚刚过去的一周,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路狂跌,一度跌破1.3%重要关口。上一次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长时间的连续下跌,还得追溯到2020年3月,正值美国遭遇疫情冲击而停工停产。
辉瑞制药宣布,该公司正研发新冠疫苗增强剂,旨在针对德尔塔变异毒株。辉瑞和BioNTech正与美国药品监管机构进行讨论以敲定临床试验计划,并预计最早在8月开始进行临床试验。这两家公司是首家研发针对德尔塔变异毒株的公司。
展望下半年,积极财政政策仍预留空间。财政支出进度和地方债发行节奏有望加快,从而对基建等投资起到一定支撑作用。预计财政收入增速将逐步放缓,财政收支总体上仍处于紧平衡状态。
本月2021/22年度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预测数与上月保持一致。6月份东北农区大部水热条件基本适宜,大豆长势总体良好;黄淮产区降水及时利于夏大豆播种出苗和幼苗生长,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大豆播种面积较上年度有所下降,总体符合此前预期。气象预报未来东北地区中西部、华北中部等地降雨较常年同期偏多,总体利于大豆生长发育。美国大豆已进入关键生长期,天气因素成为市场关注焦点,目前看对大豆生产实际影响不大,作物生长基本正常。近期美国和巴西大豆出口进度均有所放缓,预计2021/22年度全球大豆期初库存将高于此前预期,供需形势有所改善。
2021年第二季指标布兰特原油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超过一倍,最近几周更进一步上扬,接近每桶78美元,创近三年来新高,因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其他主要产油国未能达成提高产量的协议。
今年以来,黄金投资明显升温。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黄金实际消费量288.2吨,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93.9%。其中,金条及金币96.31吨,同比增长155.67%。“目前我国黄金消费量已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张永涛说。
在光伏玻璃投产前,由于需求受限、产能扩张,纯碱市场特点基本可以归结为高产量、高库存、高升水。而2020年12月中旬,工信部放开光伏玻璃、汽车玻璃产能建设,纯碱需求迎来新的增长点,以至于2021年上半年纯碱价格大幅拉升。2021年下半年,光伏玻璃新增产能项目集中释放,纯碱在年底恐处于绝对缺货状态,价格走势大概率是向上的
2月底以来,沪胶一直处于振荡下跌走势,近期在13000元/吨以下有一定的支撑。另外,从历史走势对比来看,每年六七月份沪胶都处于阶段性底部区域,并在7月之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弹。目前,进入7月,沪胶也处于今年的低点附近,一旦企稳,将有望出现一波反弹行情。
上周全球多国政府因Delta等变异病毒传播而重启宵禁或其他防疫措施,市场担心疫情反扑伤害经济复苏,恐慌情绪蔓延。
今年传统框架似乎失灵,但看成因不看表象,经济看总量更看结构,通胀更多源于基数效应和供求,政策反应当然会与传统迥异。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7月8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潜力,落实好优化存款利率监管要求,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7月8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潜力,落实好优化存款利率监管要求,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
虽然我们仍预期三季度的基本面数据将证实原油需求的边际走高以及库存的持续去化,但从历史周期看,库存拐点并不一定和价格拐点精确对应。
芝商所(CME)今晨宣布将2021年7月铜期货的维持保证金从6600美元/手下调至6000美元/手,下调幅度为9.1%。
中国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上月公告称,将在7月5-6日出售铜、铝和锌国家储备,分别为2万吨、5万吨和3万吨。这是旨在平抑金属价格涨势的罕见举动。金属价格上涨推高了中国制造商的原材料成本。
由于阿联酋拒绝支持,“欧佩克+”产油国联盟上周意外未能就8月及以后的产油政策达成一致,石油市场陷入不确定状态,国际油价一度飙升至六年来的最高水平。
专家认为,生猪期货标的物的特殊性客观上造成了生猪期货合约及交易交割规则限制因素较多,使得当前企业谨慎“进场”。未来,随着9月份生猪期货主力合约交割完成,交割规则或根据实际情况优化,企业“进场”意愿提高。
从原油供需的基本面来看,其实市场判断是对的。在不再次大规模爆发疫情的前提下,经济复苏带来的原油需求,与现在限产控制的供给之间是有缺口、会促使原油价格进一步上涨的。然而与市场判断不同的是:地缘政治的博弈并非这么简单,如果以上三种情况确实是最终走向大概率的第三条路,那么或明或暗的竞争性增产就将出现,或者以实际后期的减产执行率下降缓慢兑现,或者以公开价格战兑现,甚至是OPEC+解体。这种局面下,笔者更倾向于认为不是市场主流机构预期的原油破百,而是Brent75左右就是顶部,甚至过度PRICE IN供需缺口的价格还会出现大幅下跌。
2019年至2021年担任美国能源部长的布劳莱特表示:“如果在生产问题上没有达成任何协议,各国倾向于各自为政,或者自己生产,那么油价可能会暴跌。”
OPEC及其盟友(OPEC+)周一结束会议,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也没有提出新的会议日期,这一消息传出后,油价一度飙升至六年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