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受到OPEC卡塔尔冻产会议的影响,上周WTI上涨2.44%,连续五个周上涨。
对于这一现象,Kilduff套用了华尔街的名言,“听到谣言就买,消息一经证实就买”。 Kilduff认为这只是投资人的正常心理,而无论冻产会议结果如何,油价都会出现下跌行情。
“是的,哪怕是会议结果通过冻产协议,油价还是会跌落至2月份的地位”,Kilduff说道,“市场一定会再次倍感失望”。冻产成功,消息已经被投资人提前消费;冻产失败,结果更就不必多言。
Kilduff表示他的预测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沙特石油部长Ali Al-Naim曾于2月份明确表示,沙特将不会减产,因为沙特并不能确定其他国家会同时减产。基于这点,Kilduff认为OPEC彼此之间的互不信任,很难达成统一决议的态度。
最主要的因素则是伊朗。虽然伊朗表明也会参与多哈会议,但那只能是走走过场。制裁已经让伊朗恼羞成怒,在伊朗产量恢复至制裁前,他们是决意不会同意冻产的。伊朗的不配合,恰好证实了沙特的忧虑,最终结果只能是不了了之。

8个周之内,油价自低位已反弹接近50%,而这些反弹仅仅是基于遥不可及的冻产协议,仅靠消息而无任何实际行动,就能让股价反弹如此之猛烈,在Kilduff看来这简直是天下最大的的滑稽。
Kilduff最后表示,来自于中国的因素对近来油价上涨也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货币期货市场的投资人或投机者都曾认为人民币在中国新年之后会大幅贬值,但这一现像出人意料的并没有发生,人民币依旧坚挺,反而还有上涨的迹象,使得油价和一些石油生产商暂时逃过一劫。
市场近来对于油价上涨还流传着另一说法。之前由于国际能源署(EIA)公布的数据显示,有近80万桶的石油不知去向,市场不禁谣言四起,称这是冻产的先兆,并将近来油价的上涨归于这消失的80万桶。对此摩根士丹利表示,这一说法并无任何依据性,建议投资人不要被多头的谣言蛊惑。称油价的反弹还是在宏观经济的政策下刺激而成,美元的疲软,主要产油国之间冻产的可能性才是真正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