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岸人民币兑美元盘中触及6.5120元,较上日16:30官方收盘价涨约300点,较上日夜盘收盘涨约230点。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盘中触及6.5037,日内涨约190点。

两地人民币半小时内直线拉升200点
彭博社援引交易员称,美元/离岸人民币的抛售加快,对中资银行的美元/在岸人民币抛盘做出反应。
在岸人民币(CNY)兑美元盘初涨至6.5294,较昨日16:30收盘价上涨134个点,较23:30夜盘收盘价上涨53个点。此前人民币中间价创近三周最大升幅。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近段时间以来波动频繁,继上周连续4个交易日共下调逾250点后,人民币中间价本周表现出大起大落的走势。跟随着中间价而调整的是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友财将中间价与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进行了比较,发现两者的走势是趋同相近的。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中间价走势对比图
昨日(3月3日),中国货币网发布特约评论员文章称,人民币汇率指数2月份变动不大,兑一篮子货币保持基本稳定,今后人民币中间价将继续呈现“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特点。
文章指出,2月份人民币中间价与上日收盘之间的日均点差为179个基点,可以发现这种差别主要反映了保持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汇率24小时稳定所要求的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调整幅度。
文章继续指出,也可观察到这种变动与三个货币篮子并非完全对应,说明做市商在中间价报价时可能既考虑了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也参考了BIS和SDR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且在国际市场波动加大时,还有一定的过滤器作用。
隔夜市场方面,离岸人民币纽约时段上涨逾200点向6.52迈进,截至北京时间06:13报6.5221/美元,较在岸人民币升水130点;美国2月服务业PMI指数低于预期拖累美元走弱,彭博美元即期指数下跌0.48%报1218.17,盘中更一度触及3个多月来新低。
1个月期限美元/离岸人民币隐含波动率自2月12日的历史高点10.18%下滑至7.21%;1个月期限的在岸人民币隐含波动率报4.995%,为1月28日以来最低。离岸人民币远期合约点数曲线继续下移。
麦格理在发给客户的报告中写道,中期来看,在岸人民币兑美元的一次性大幅贬值不太可能。
瑞穗银行策略师Ken Cheung在发给客户的报告中写道,预计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持续,但中国因考虑维稳人民币,政策宽松幅度将有限。

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此前在全国政协会议开幕前表示,人民币还是会维持稳定。
有调查显示,人民币兑美元未来一年料贬值约3.5%,分析师预计,未来几个月中国央行不太可能让人民币大幅贬值。
中国面临的一个有利之处是美元升值已受到限制,所以在这种环境下,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减轻了,”St. George Bank分析师Janu Chan说。
如果中国让人民币贬值,但只是多次小幅贬值,那么这将会鼓舞资本外流。如果他们一次性大幅贬值,那么他们就必须担心企业的美元债务价值升高,及可能发生违约。
中国在六个月内两度引发全球市场动荡,一次是去年8月突然让人民币一次性贬值,然后是2016年年初放手让人民币大幅走贬。虽然中国官员重申,认为人民币没有进一步大幅贬值的理由,但多数分析师及交易员预期,随着中国经济降温,人民币将持续承压。
尽管中国央行近来调高人民币中间价,但一些外汇分析师担心中国维持稳定汇率政策可能突然改变,他们只小幅调降人民币汇率预测。他们预计,到3月底人民币兑美元将在6.60左右,较周四的6.54下跌近1%,到8月底将稳步降至6.70,2017年2月底降至6.78。
尽管对未来12个月的预估值不像上月调查的6.80那么疲弱,但也比当前水平下降逾3%,表明多数分析师仍看空人民币。6.80的预估值将是纪录低位。最悲观的预期是一年后人民币兑美元将降至7.60。

去年8月以来的两次贬值已导致资金大规模流出中国,迫使中国央行干预汇市提振人民币汇率。尽管为稳定人民币汇率实施了一定程度的资本管制,但中国政府在过去六个月内仍消耗掉超过4,2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不过回复额外问题的38位策略师中仍有30位称,中国央行年中之前不太可能让人民币大幅贬值,与上月调查结果类似。但北京当局在改变政策时倾向让市场及投资人感到出乎意料之外,多数分析师预测人民币汇率走势准确度向来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