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小冰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0积分
  • 77181945@QQ.COM打卡获得20积分
  • 77181945@QQ.COM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0积分
  • 黑猫警长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何小冰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何小冰打卡获得2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13309987729打卡获得2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何小冰打卡获得2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何小冰打卡获得20积分
  • 何小冰打卡获得15积分
  • 何小冰打卡获得15积分
我要打卡

亚洲新兴经济体将依靠与中国和日本之间的互换协议 抵御美国升息冲击
  帕克多 2015-12-16 16:42:15
对那些美元债务高企、但外储水平一般的较脆弱亚洲国家而言,与该地区最大两个经济体央行间的互换协议,是抵御此前曾导致流动性危机的市场震荡的一道关键防线。
友财网讯】对那些美元债务高企、但外储水平一般的较脆弱亚洲国家而言,与该地区最大两个经济体央行间的互换协议,是抵御此前曾导致流动性危机的市场震荡的一道关键防线。

友财网

在投资者为本周美国历史性利率决策做准备的同时,亚洲新兴经济体央行将依靠与中国和日本之间逾2,500亿美元的紧急流动性安排,防止本币溃跌。亚洲地区央行与中国人民银行有2,150亿美元的人民币互换额度,可随时动用,与日本央行有400亿美元互换额度。其中多数协议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订立。

汇丰驻香港联席亚洲经济调研主管Frederic Neumann称,“当投资者紧张不安,决策者需要有这种重型武器,他们能动用的官方补充性措施也将非常有益。”

“我估计如果金融不确定性再次袭击东南亚,中国甚至日本会更加积极主动,”Neumann称。

亚洲经济体外汇储备总额为6.75万亿(兆)美元,不过中国和日本在其中占比约70%。

其他经济体,尤其是南亚和东南亚新兴市场货币储备缓冲较少,央行的货币互换协议将提供额外的保护。

例如,马来西亚的1,800亿元人民币互换协议,将使该国贫瘠的946亿美元外汇储备提高近三分之一。印尼外汇储备为1,002亿美元,但如果动用与中国和日本的货币互换协议,则储备将增加380亿美元。

中国与新兴亚洲国家之间签订的货币互换协议,比与东欧和拉美等其他新兴地区的协议要多,而且规模更大。

此外,亚洲地区两家最大央行(中国和日本)建立的货币互换协议网络,比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从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美联储/FED)或欧洲央行获得的流动性支持要更加广泛。

“由于签订了更大的货币互换协议,与其他新兴市场相比,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可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IG驻新加坡的市场策略师Bernard Aw说。

“双边互换额度很少使用,但在发生金融动荡时还是有用的。”

日本的互换额度明确指定仅用于危机时,但与中国的互换额度可以在何种情况下使用,还存在疑问。

人民币双边互换协议规定,资金可以用于贸易支付和直接投资,或者双方一致同意的其他方面。

“但在危急关头,这笔钱真的可以用吗?这还是个问题,”汇丰的Neumann说。

**资本出逃风险**

围绕美联储本周料启动近10年来的首次升息,市场面临的主要疑虑是,可能会有数以千亿美元计投资亚洲的资金转战收益较高的美国市场。

亚洲较小经济体脆弱的外部资产负债状况放大了这种风险。这些经济体货币汇率较疲弱,外汇储备在过去几年出现萎缩,经常帐盈余也因全球需求低迷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而减少。

“资金流向有所逆转的风险当然是真实存在的,”澳新银行旗下亚洲分析师Khoon Goh在近期报告中称。

他估计过去10年流入亚洲新兴市场的资金约有7,000亿美元。

“虽然我们认为不会出现像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的那种资金外流,然而即便出现资金流入越来越少的情况,都足以给亚洲货币带来下行压力。”

除了央行的互换安排之外,2,400亿美元的清迈倡议应急基金也为该地区提供了后盾。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签署了改革和贷款协议的国家可动用该基金。

迄今看来,未来还无需动用这些工具中的任何一个。

虽然美联储若如普遍预期般加息,市场可能会受到冲击,但大多数分析师认为这不过是一场阵痛,特别是如果美联储暗示将逐步收紧政策的话。

近年的经历也给了投资者一些信心。尽管亚洲市场在2011年欧元区债务危机、2013年美联储“缩减恐慌”、以及9月新兴市场抛售潮期间遭受打击,但却能在无需太多额外流动性支持的情况下,经受住这些风暴的洗礼。

 
【版权申明】友财网部分内容及图文转载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介绍及报道时事新闻所用。友财网不拥有版权,版权归版权持有人所有,如有版权方请联系我们删除!
字数:0
我来叨两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