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财网讯】-尽管距离下一份英国财政预算案还有三周时间,但疲惫的政治评论员已笃定英国财政大臣雷切尔·里夫斯(Rachel Reeves)将公布多项措施。

其中一项是进一步延长个人所得税基本税率和更高税率的起征点冻结政策。
另一项是将国家生活工资(NLW)——英国雇主必须支付给21岁及以上员工的最低时薪——从2026年4月新财年开始上调4%,至12.70英镑(约合16.56美元)。
这意味着,拿国家生活工资、每周工作40小时的员工,年薪将达到26416英镑。需要注意的是,国家生活工资不同于面向16-21岁人群的国家最低工资,不过有猜测称里夫斯将把18岁以上员工的国家最低工资与国家生活工资看齐。
此举将使英国跻身全球法定最低工资最高的国家之列——低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但高于法国、德国等同类国家,且明显领先于日本、美国和加拿大。
今年4月,国家生活工资已上调至12.21英镑,同期雇主的国民保险(一种工资税)税率提高、起征点降低。这导致用工成本大幅上升,服务业(尤其是酒店餐饮业)因此流失了大量岗位。2024年8月至2025年8月,英国在职员工人数减少了11.5万人。薪资上涨还推动了通胀走高。
据《金融时报》报道,许多雇主担忧,此次薪资上调后,拿国家生活工资的员工收入将接近会计、法律、金融等行业的毕业生起薪。
该报援引一位首席执行官的话说:“如果堆货架都能挣到同样多的钱,年轻人为什么要背负4.5万英镑的学生贷款去上大学?”
这种情况可能颠覆“大学学位能保证更好工作和更高收入”的传统认知。这一认知曾支撑前首相托尼·布莱尔推动的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张——1999年,他提出希望50%的中学毕业生能进入大学(当时这一比例约为三分之一),该目标于2019年实现。
然而,上大学的成本已大幅上升。布莱尔政府1998年推出学费政策时,每年学费为1000英镑,如今英国的学费已涨至每年9535英镑(威尔士和北爱尔兰更低,苏格兰学生在苏格兰本土求学无需支付学费)。大多数学生通过贷款支付学费,一旦毕业生年薪达到2.5万英镑,就需开始偿还贷款——还款金额为薪资的9%,本质上相当于“毕业生税”。
这意味着,国家生活工资上涨后,不仅部分行业的毕业生起薪可能与最低工资持平,即便薪资相同,背负学生贷款的毕业生实际到手收入还会更低。
与此同时,毕业生岗位正变得越来越稀缺。学生雇主协会(Institute of Student Employers)上月报告称,大型毕业生雇主已连续第二年缩减招聘规模,仅最新学年的招聘人数就减少了8%。英国“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安永、毕马威、德勤)传统上是毕业生招聘大户,其中三家的招聘缩减幅度更大。
这是否会促使18岁年轻人放弃上大学,转而选择技工行业、学徒制甚至创业?
现任首相基尔·斯塔默(Keir Starmer)9月已表明了这一倾向——他放弃了布莱尔的大学入学率目标,称其“不符合当下时代”。相反,他希望到25岁时,三分之二的中学毕业生能进入大学、接受继续教育或参与“黄金标准学徒制”(结业可获技术资格认证)。
这种对培训和技能的重视标志着政策基调的重大转变,但制造业等行业对此表示怀疑——继续教育学院多年来关闭了大量课程,相关培训能否落地存疑。2017年推出的学徒制税(年薪资总额超过300万英镑的雇主需缴纳0.5%的税费)本旨在为技能培训提供资金,却导致大企业更倾向于培训现有员工而非招聘新人。2015年以来,学徒岗位数量减少了三分之一,2017年以来工程类学徒岗位更是减少了40%。
尽管技能型人才的薪资溢价不断提高——据称目前有顶尖工程雇主为熟练焊工提供每小时90英镑的薪资——但尚无证据表明18岁年轻人会放弃上大学。英国大学和学院招生服务中心(UCAS)2月报告显示,申请新学年大学或学院名额的人数达到创纪录的600660人,较2024-25学年增长1%。
此外,尽管毕业生的薪资溢价有所收窄,但依然存在。伦敦国王学院政策研究所与中左翼智库决议基金会1月报告称,扣除税收和学生贷款还款后,拥有本科学位的男性终身收入平均比未上大学者多出28万英镑,女性则多出19万英镑。
因此,当前的担忧或许有些过度。从逻辑上看,拿国家生活工资的员工大多会长期维持或接近这一薪资水平,而进入会计等行业的毕业生,随着职业生涯推进,薪资有望大幅上涨。
尽管如此,国家生活工资上涨仍可能重塑英国的就业市场和高等教育体系——部分大学已因扩张过度陷入财务困境——但短期内预计不会出现明显变化。




天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