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预计在明年底前利率将被提至1.4%
美联储决定不加息的举措实际上向投资者传达了很多信息。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息很快就会实现
美联储明确表示这次会议的决策已成定局。其预测也表示在明年底前,将利率上调至1.4%,暗示从现在到届时,利率随时有被提高的可能。随着即将在10月、12月、1月及3月召开会议,联储不日将开始着手加息。
二、利率将不会被急剧提高
将要加息并不代表利率会被急剧提高、它会被小幅度地、按部就班地被提高。美联储预计,在明年底前,利率将被提至1.4%;在2017年底前,将加息至2.6%。联邦基金利率(这一利率实际上由联储掌控)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对经济其他方面产生影响。房屋贷款或企业债务并不会很快便受到利率上调的影响。
三、美国经济可能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强大
受欧洲经济危机后遗症、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中东政局动荡、日本安倍尝试推行新安保法等问题困扰,在此背景下,在过去18个月,美国经济发展却出现了难得的亮点。联储做出不加息的决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联储对美国经济实力是否能应对以上问题的信心,或者说,其实它对此信心不足。
四、许多国家、企业都迫切希望美联储不加息
在美国境外,有总量约为9万亿以美元结算的债务。如今因美元持续走强,背负这些债务的国家和企业已受到清偿债务重压。联储上调利率将使它们的压力更大。
五、相比以前,如今美国做经济决策时更注重参考亚洲经济因素
从技术上说,联储的使命仅在于关注美国经济发展,而协调处理国际事务并不在它的职责范围内。但纵观联储过去召开的会议,它需要接见来自外国政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纷涌而至的说客,倾听他们一致的请求:不要加息。亚洲经济巨头中国的经济增长放缓、增长严重靠出口拉动等问题尤其凸显。尽管这些问题不会直接影响美联储下决策,但这些压力无疑应纳入其决策参考范围。
六、美国金融股将反弹
2007年9月(金融危机前夕)以来,美股总体上涨了32%。然而,美国金融股却下跌了32%。自美国经济出现深度衰退以来,尽管行业巨头高盛(NYSE:GS)、汇丰银行(NYSE:HSBC)、万事达卡(NYSE:MA)、美国运通(NYSE:AXP)这些金融股的表现优于市场整体,但对比其自身的绝对价值或相较其它市场,这些金融股依然被低估。而令它们被低估的罪魁祸首就是低利率:利率与银行的营收直接挂钩,其也能影响多数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加息可能会促使金融股股价步入正轨。
七、美联储还没做好应对衰退的准备
从平均来看,美国经济繁盛期可持续39个月,但到目前为止,这次已持续73个月出现繁盛局面,但不必因此惊慌。在受经济金融重创后的复苏期间,美国经济增长更缓慢。尽管美国的经济增速依然高于150年来的平均水平,但美国经济的上三次繁盛期均一样长或比这次的更长。由于美国利率接近为零,联储最擅长运用的抗击工具将被剥夺,美国经济应该很快便会再次出现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