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财网外汇资讯】-继周日中国央行罕见提前一日公布公开市场操作规模,春节后首个工作日1.2万亿元人民币逆回购在创出单日操作天量的同时,七天和14天期利率均调低10个基点(bp),相较去年四季度5个bp的下调幅度加力。面对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为防金融风险和稳经济,央行不遗余力。
分析人士并认为,央行货币政策的阶段性宽松基调已经确立,逆回购降息后,本月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和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均有很大可能同步下调10个bp,后续可能还有定向降准等出台。
央行稍早公告称,为对冲公开市场逆回购到期和金融市场资金集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维护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今日进行了12,000亿元逆回购操作。其中9,000亿元七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为2.40%,上次为2.50%;同时进行的3,000亿元14天期利率为2.55%,上次为2.65%。
2019年11月18日七天期逆回购利率下调5个基点(bp),之后一个月进行的14天期逆回购利率也出现同步下调。
中国央行周日宣布,为维护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和货币市场平稳运行,2月3日将开展1.2万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投放资金,确保流动性充足供应,银行体系整体流动性比去年同期多9,000亿元。
据路透统计,本周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到期量1.18万亿元,因肺炎疫情导致春节假期延后,周一集中到期1.05万亿元,周二和周三到期量分别为1,000亿元和300亿元。
中国国务院办公厅此前宣布,为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减少人员聚集,阻断疫情传播,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至2月2日(农历正月初九,周日),2月3日(周一)起正常上班。随后股市、债市和汇市等主要金融市场也先后确定延至2月3日开市。
以下为分析师评论:
--中信证券固收研究团队:
鼠年新年第一个工作日央行下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10bp,有出于对冲疫情对宏观经济影响的考虑。随着疫情的迅速扩散蔓延,近期各部委政策频出应对疫情对经济基本面的影响,货币政策宽松快速响应对冲疫情的影响。
开年首个交易日降息落地,虽然一方面是应对疫情影响下货币政策的快速响应,但也是降成本的中长期目标下货币政策的顺势而为。我们原本预期央行会维持小步快跑降息的节奏,但本次降息幅度较前次加大,也是在年初降准没有导致LPR下调、疫情冲击预计较非典时期更加严重的情况下,出于降成本、稳增长目标的综合考虑。
受疫情影响,春节后现金回流、财政支出力度加强都有所放缓,相比于往年春节后以净回笼为主的操作,预计未来1-2周仍然会有公开市场净投放维持流动性保持相对充裕的水平。
降成本是2020年主要政策目标,后续仍然存在降息可能。今年货币政策的主线是逆周期和降成本,降成本的方法包括降准、降息和改革,2020年降息和改革是降成本的主要抓手,我们认为从LPR角度全年有40bp左右的下行空间,对应政策利率有20-30bp的下调空间,除去本次降息10bp后,后续仍然存在10-20bp的降息空间。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 王青:
周一央行不仅开展大额逆回购,而且下调中标利率,表明在疫情影响背景下,央行货币政策正在量、价两方面同时发力,逆周期调节力度明显加大。
本次公开市场利率下调,预示着本月20日1年期LPR报价恢复下行几乎已成定局,我们预计下调幅度也在10个基点左右。考虑到此前三次一年期LPR报价下调幅度均为5个基点,这意味着市场化降息过程将会加速。
在本月20日之前,预计央行还会开展例行MLF操作,届时MLF招标利率也有望下行,政策利率体系将联动调整。这意味着自去年11月5日MLF招标利率三年来首次下调后,政策性降息过程也将持续。
市场影响方面,逆回购利率下调将推动“宽货币”势头,市场资金面将进入较为宽松状态,这会直接利好债市。其次,若本月LPR报价跟进下行,则企业贷款利率有可能以更大幅度下调。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企业贷款需求,预计一季度新增社融、人民币信贷规模将较大幅度超过上年,金融数据回升幅度将随之加快。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高级研究员 蔡浩:
央行于鼠年第一个工作日逆回购降息10bp,无论是从时间还是从幅度来看,都表明了货币政策防控疫情、支持经济建设的决心。以此幅度估计,本月月中的MLF和20日的LPR分别调降10bp的概率较大,对微观融资主体的信心将起到一定提振。预计月内还会继续出台定向降准措施。
--德国商业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 周浩:
我觉得还是货币、财政和产业政策配合吧,货币政策的话,MLF利率肯定也会降,然后本月的LPR也会降。财政政策的话,我觉得主要还是减税和基建,赤字率今年很可能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字,不排除到5%的可能性。
--海通证券宏观固收研究 姜佩珊/李金柳:
一方面,我们预计此次新型肺炎疫情对经济的短期影响或大于2003年非典时期,原因在于当前中国消费占经济比重更大、交通便利程度更高,隔离措施对经济的影响也更大,预计一季度GDP增速将降至6%以下;另一方面当前中国债务率高达250%,短期经济大幅减速将使得企业和居民偿债压力明显增加。逆回购降息有助于应对经济和偿债能力的短期冲击。
预计未来货币政策将更为灵活,疫情担忧带来阶段性小幅降息。公开市场利率下调预示未来MLF利率也将大概率同等幅度下调,进而LPR报价也有望跟随下调10bp。而实体经济贷款利率已挂钩LPR,也将有望相应下调。
从政策面看,央行降息打开短端利率下行空间,期限利差较高也为长端利率提供保护。从配置力量看,市场风险偏好下降,银保监会采访中称将推动银行保险机构适度增加债券投资并允许适当延长资管新规过渡期。综合而言,我们认为一季度利率债行情未完,而对低等级信用债需要谨慎。
*相关背景*
--中国央行等部委周六发布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称,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疫情防控相关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央行继续强化预期引导,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常备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提供充足流动性,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维护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周一发布截至2月2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最新情况,当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829例(湖北省2,103例),新增重症病例186例(湖北139例),新增死亡病例57例(湖北56例,重庆市1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47例(湖北80例),新增疑似病例5,173例(湖北3,260例)。
--春节长假前最后一日,央行公开市场小幅缩量续做TMLF(定向中期借贷便利),此前市场预期可能下调的操作利率则持稳。分析人士指出,目前MLF已成为“利率锚”,而TMLF利率偏低若再降息则不利于基准利率的确立,今后TMLF利率的引导作用料趋于弱化。而当前肺炎疫情较为严峻,经济再度面临下行压力,货币政策仍会维持偏宽松基调,未来MLF利率还有下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