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业人士与合规专家表示,除非银行在反洗钱和“了解客户”方面的管控到位,否则司法和监管问题可能将拖累它们大举扩张海外的计划;不过他们已经开始采取行动了。
LexisNexis Risk Solutions向中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规模较小的金融服务公司提供合规服务。该公司的调查显示,大约半数金融机构今年的合规预算可能会增加20%或更多,其余业者增拨的预算要少一点。
“中资银行要经过一个学习的过程,”Navigant Consulting调查与合规全球主管Ellen Zimiles表示。“如果他们要在欧美设立分支机构,就必须达到标准。”
中国四大银行总计控制7,00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过去三年在全球网络新增了70多家分支机构和办事处,触角伸到捷克、智利等国。
扩张也曝露出缺陷。
去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FED)要求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0939.HK)(601939.SS)采取更多行动打击洗钱行为。
中国银行业的问题和欧洲一些银行比起来,算是小巫见大巫了,美国当局近来已为此向这些欧系银行开列罚单。但一位银行业高层消息人士表示,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与美联储达成的协议,可能让它们至少三年内无法新开分行或拓展新业务。
在西班牙,六位中国工商银行(601398.SS)(1398.HK)高层人士在2月遭逮捕,因涉嫌帮助洗钱和进行税务诈骗。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在网站发布声明称,该行采用西班牙当局提供的最新反洗钱系统严格进行资金监管。
在意大利,检控方正寻求让中国银行米兰分行的员工出庭受审,这些嫌疑人多数为中国人。他们涉嫌在2006至2010年将超过45亿欧元(51.2亿美元)走私至中国。中国银行否认有任何不当行为。
位于华盛顿的监管机构--全球金融诚信组织(Global Financial Integrity)估计,中国在2004-2013年的10年间,是全球最大的非法资金流出方。全球非法资金流出排名前十的经济体共计流出4.885万亿美元,中国占到28%左右。
**文化冲突**
为应对这些情况,中资银行正加强培训并整顿合规系统。
中国银行表示正实施一套三年计划,为管理人员及员工提供专门的反洗钱培训,争取培养出200名有证照的反洗钱专家。
建行在与美联储的协议中,同意全面改进交易管控、监督和报告流程。
工商银行去年表示,已优化反洗钱系统和对海外机构的监督管理,称这些措施有效地防范了反洗钱合规风险和信誉风险。
工商银行在北京的一名发言人表示,该行每家海外分行都设立了符合当地监管规定的反洗钱机制。
他指出,工银欧洲2015年时购买了一套先进的欧洲反洗钱监控系统,以改善该行在欧洲的反洗钱机制。
然而,一名负责监督中国银行业者在亚洲地区运营的外国监管人士称,大型国有银行在中心合规部门仍缺乏恰当的风险管理、经验丰富的主管和国际员工。
“中资银行的合规标准比外资银行要低很多,”这位监管官员称。
就连中国国内的监管机构也在4月就海外业务经营的“复杂性”向银行业者发出警示,要求他们对境外借款人加强现场尽职调查。
“他们有意愿也有必要采取这些措施,只是可能没有经验,”LexisNexis Risk Solutions高级副总裁Tom Brown称。
Brown表示,中资银行在尽职调查与合规程序中倾向于采用国产技术,而不像多数西方银行业者那样,使用经过检验的第三方解决方案。
然而最大的挑战或许在于,改变这些银行长久以来一直把合规排在发展新业务之后的企业文化。
“合规人员能够独立行使职责,能与业务人员面对面交流,这是很重要的,”Zimiles表示。
这仍是一项有待推进的工作。
“分行并不是总会听我们的,”一位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总行的海外分支信贷风险部门人员说。
“这(合规)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常常会与业务部门产生冲突,”这位人士还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