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一些投资人把这份报告看成是对美联储提出警讯,但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杜德利表示,他对这份报告并不太担心,今年升息两次仍是“合理的预期”。
“或许这比大家预期的有些疲弱,但从对我的经济展望的影响来看,没有占太大的份量。”杜德利表示。
美联储在3月时暗示,今年料将升息两次,然联邦基金利率期货市场的价格表明投资者认为今年将只会升息一次。
一些分析师表示,该数据,尤其是如果薪资上扬推升通胀,那么就可能推动美联储更接近升息,最快或许会在6月。
“就业从未一直以每月高于20万人的速度持续增长。那样的月度增幅完全是不可持续的。”咨询公司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的首席美国经济学家Paul Ashworth表示。
实际上,美联储官员去年末以来就警告雇聘活动将会放缓,指出每月就业增长10万个就足以使经济成长速度符合人口增长。美联储主席耶伦曾于去年12月提到这点。
高于10万的就业增长,就意味着就业市场仍在消化“过剩劳动力”。但4月就业报告显示,过剩的劳动力可能快消失了。

劳动参与率微降,符合美联储决策者的预想。他们觉得,考虑到美国人口的老龄化,这将是较长期趋势。最近劳动参与率上升,曾支持耶伦的论据,即利率应该保持在低位,给予以前退出劳动力队伍的人更多时间使之重返就业,但也被认为到一定时间这种上升就可能停滞或逆转。
**关注通胀**
因经济原因而兼职的人数略高于600万,仍然比2007-2009年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前的水平高出50%。但数字稳定在那个水平上已超过半年时间,意味着变化过程可能已经停止,或者雇主已经把一些岗位永久地从全职变成了兼职。
美国的经济政策研究所(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分析师Elise Gould相信,周五的就业报告应该促使美联储按兵不动,直到确信就业市场复苏已经完成。
美联储在去年12月实施近10年来的首次升息。
“短期内不存在升息的动机。”Gould写道。
目前关注焦点转向美国定于本月底公布的通胀数据。

耶伦已表示,她还不能确定最近的物价上升迹象是一种可持续的趋势。
但抑制通胀上升的一些主要“阻力”似乎开始消除:油价回升至每桶40美元以上,美元指数走软,而且出现薪资增长的迹象。
劳工部数据显示,4月平均时薪上升0.08美元或0.3%。
“0.3%的薪资增幅确实说明,就业增长带来的压力正在薪资中开始显现,并且会越来越明显。”Edward Jones投资策略师Kate Warne指出。
“如果要寻找美联储仍可能在6月升息的理由,那就是薪资的确开始加速增长。”
*美联储6月加息可能性下降*
此前,多名美联储官员试图提醒投资者,如果美国经济产出在经过第一季度的缓慢增长之后能够重拾动能,那么6月份加息是可能的。
但投资者并没有被说服。在就业报告公布前,期货市场的交易员认为6月加息的概率仅为4%。美联储在去年12月将基准利率上调至0.25%和0.5%之间,自那以后便维持该利率区间不变。
此外,英国将在美联储6月政策会议后就是否留在欧盟举行全民公投,这可能会扰乱市场,并令加息前景变得更为复杂。
而中国海关周日(5月8日)公布以美元计价的4月份进出口数据双双重返跌势,尤其进口降幅达10.9%,显示在4月份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一度回升的背景下,中国内需疲弱的态势超出预期,令一季度中国优于预期的宏观数据发布后市场的乐观情绪出现降温。

在过去一年许多时间里,中国一直处在金融市场风暴的中心,有时能给市场提供安慰,但多数时间则让人越发担心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成长都在失去动能。
“对于中国这样十分依赖外贸的国家,贸易数据一直事关重大,因此4月的进出口数据会受到密切关注。”丰业银行的Derek Holt说。
若有证据表明中国经济进一步放缓,也可能阻止美联储在6月收紧政策。
由此来看,美联储晚些时候加息反而更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