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财网讯】—战争不再只关乎部署坦克和大炮、战斗机和炸弹、士兵和机器。美国网战司令部(United States Cyber Command,代号USCYBERCOM)已经接到了第一个军事任务:打击“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IS)。
这件事已经酝酿了很长时间。的确,对于阿什顿•卡特(Ashton Carter)公开这件事,我的第一反应是纳闷为何拖到现在才宣布?在强行冲上中东舞台后,ISIS两年来一直娴熟地运用互联网传播毒素、组织和招募人员,这是有根有据的。那么,为何美国国防部长拖到现在才发布命令?
人们会想象,这支很快就会扩编至5000人的五角大楼(Pentagon)新部队可能早就开始攻击了——不过,如果是这样的话,它在打击ISIS方面还没有取得什么明显的成功。
也许这一战役迄今侧重于情报收集和监视;也许是美方最近加大了网战“火力”;也许并没有什么新的事情发生,只是奥巴马政府在国内受到压力,要求它展示出加大对恐怖分子的打击力度。
不管真正的动机是什么,卡特首次公开宣布发起网战进攻行动,引发该领域的专家们热议。
“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华盛顿智库——新美国基金会(New America Foundation)的网络安全专家彼得•辛格(Peter Singer)告诉我,“我们不仅在使用这种能力,而且还承认我们正在使用这种能力。”他表示,这是“网络战正常化”的一部分。
听着有点骇人?潜在是这样的。但这也是有必要的。网络战正常化或许有助于加快关于网络战的法律和道德辩论。专家们认为,现在已经有逾100个国家拥有了一些可用于军事用途的网络战实力——此外还有一些非国家行为者——但对于交战规则,以及网络战和网络犯罪之间的界线应该划在何处,各方还没有达成共识。
“对于西方实际上将要在攻击行动方面做些什么,需要进行公开得多的讨论,无论这种攻击行动是不是对敌方的回应,”曾担任英国皇家空军军官、现任职于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院(Royal United Services Institute)的尤安•劳森(Ewan Lawson)表示,“这场辩论应该涉及法律、伦理和道德层面。一部分讨论必须针对后果。”
他提及2010年前后针对伊朗核计划释放出的恶意软件;外界广泛认为那次袭击的幕后黑手是美国,尽管华盛顿方面从未承认此事。
“你可以辩称‘震网’(Stuxnet)蠕虫病毒在某个地点瘫痪了某组离心机——但那个恶意软件在网络上,它释放出来了,这意味着其他人(也)可以接触到它,对它进行改造,”劳森表示,“这提出了一连串需要透彻讨论的问题,涉及到我们如何看待利用网络空间来保障国家安全。”
据信美国在网战领域的攻击性低于其他已经活跃于这个战场的国家。美国国防部去年4月公布的网络战略,描述了一种以威慑为目标的防御姿态。
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俄罗斯、以色列和伊朗——较为积极,不过,就像美国一样,它们迄今从不承认。这方面的战例包括,2007年以色列在轰炸叙利亚的一处核设施之前似乎干扰了叙利亚的空防系统,以及去年乌克兰电网遭到攻击,基辅方面将其归咎于俄罗斯。
对于首次公开网络战,美国挑选了一个容易的目标。包括俄罗斯在内,不会有国家反对针对ISIS的网络攻击。而且这次攻击行动也不太可能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很可能涉及网络干扰和对该恐怖组织的通讯进行扰乱。ISIS或许很善于利用社交网络,但其缺乏一个国家行为者所拥有的能力,也没有网络基础设施的支持。
美国的行动还有一个更大的目标:威慑。专家们表示,五角大楼公开宣称对ISIS进行攻击,传达了一种有关行动意愿的讯息。中国和俄罗斯会加以注意。重要的是,此举还做到了一件事——朝着让网络战走出阴影迈出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