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财网讯】-如今应该是印度的风云时刻。它是各大经济体中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形容它是愁云惨淡的世界经济中的一个亮点。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仍然享受着两年前从渴望经济振兴的选民手中得到的明确授权。
不过,莫迪上任已经两年,他的政府继续回避着很多艰难抉择。印度可能会后悔错过了推行更具雄心的改革议程的良机。
持怀疑态度的人对经济是否真的在以7.5%的官方速度增长提出质疑。甚至政府官员也承认,新近修订后的数据采集程序所呈现的景象与其他数据不符。
话虽如此,印度拥有良好的增长势头。全球油价下跌是一大利好,有利于印度降低预算并减少经常账户赤字。印度不太可能受到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以及美国加息的重创。印度国内和外部环境不可能比现在更有利了。
公平地说,莫迪政府已经实现了很多成就。宏观经济稳定近在咫尺。莫迪支持了印度央行对抗通胀。他基本上守住了预算纪律,在金融包容性上也取得了进展。
能够利用正规的金融体系,让穷人们感觉自己有望分享改革的成果,而不只是承担经济混乱的代价。印度政府还强调改善公共治理,尽管反腐运动的力度并不大。
然而,除非莫迪迅速在这些基础之上继续推进,否则印度的辉煌时刻可能转瞬即逝。尽管所有的经济数据都令人乐观,但是私人投资热情仍然不高,企业并未确信印度经济已进入正轨。
印度真正需要的是大胆改革,使经济增长更加持久。此类改革的清单很长,包括减少劳动力市场的规章制度、让企业摆脱官僚主义的枷锁、修补银行系统、发展资本市场,以及改善基础设施。
考虑到莫迪获得的民意授权之大,他应该勾勒出他对印度未来发展的愿景,利用他在选民中的人气为改革议程争取广泛支持。他曾争辩道,他宁愿脚踏实地地实现目标,也不愿兜售他可能无法实现的宏伟蓝图。但是,话语和想法是具有力量的,他需要利用自己的政治资本去推动经济改革,而不是推进其政党的社会议程。
他可以从北京方面借鉴一点经验。尽管中国算不上是该领域的模范,但是中国政府掌握了有效的话语权,凝聚公众对改革的支持并克服反对。减少不平等的计划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尝试就是例子。这些计划所包含的具体措施包括国企改革、发展金融市场、资本市场改革以及推动服务业自由化,这一切都将有助于经济发展——即使无法实现那些宏伟目标。
莫迪不应该沾沾自喜于印度的经济增长,而是需要在形势较好时锐意推动经济改革。没人指望一夜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只要他明确印度的发展方向,并愿意动用政治资本,将大大有利于为印度迫切需要的经济改革积攒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