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很给新领导面子,真涨了六十余点(刘士余)。

上周四,上证指数跌了6.41%,你们又吐槽主席的名字没起好:

才几天啊,主席的名字就被玩坏了。
路遥知马力,四天念肖钢。

据说,昨天大跌的逻辑是因为股民发现了一个真相。
大家突然发现——近半上市公司利润不够买京沪深一套豪宅,但卖掉1%持股就够买几套了。

事情是这样的,以上的图在网上疯传,接着,前天晚上,记者统计过,以发布2015年报的412家上市公司为准,两市共有46家公司的全年净利润不足1500万元。
1500万元是什么概念?是当前深圳市区的一套位置较为优越、稍具品牌优势的商品房,比如,深圳香蜜湖水榭花都12万元一平米。深圳的千万房价并非孤例,一线城市中,上海静安区或是黄浦江边,价格超过千万的住房已经占了半数,就拿上海华润外滩九里来说,大三房1500万或许已经买不到了;北京的房价就更不必赘述。
2014年的年报数据也显示,494家上市公司净利润不足1500万元,占全部2818家上市公司的17.53%。
没有最残酷,只有更残酷。。。。1065家上市公司在2014年的全年盈利不足5500万,占上市公司总数的37.79%,一年利润敌不过一套“深圳湾1号”(5500万元一套)。
一个男人十年前毅然以60多万元卖掉了自己在南山的房子,拿着这笔钱去创业,经过十年努力打拼,公司走上了正轨,赚到400万纯利润,然后他用全部利润再加上部分银行贷款,把自己当初卖掉的那套房子又买回来了,毕竟小孩要上学。在深圳,明明可以买房致富,他非要装逼创业!
净利润不行,一年营业收入同样也飙不起。*ST星美在2月6日发布的公司年报显示,该公司2015年营业收入为1344万元,合计实现净利润130万元。这意味着,该公司就算用上2015年全部营业收入,也还够不上一套深圳的普通商品房。此外,中房股份、祥龙电业和*ST兴业等3家公司营业收入低于5500万元,分别为1592 万元、2077万元 和3768万元,做一年业务,够不上一套豪宅。
遥想当年,深圳还是一个小渔村,房价还是很亲民的。。。。

上市公司当然不用买房,但是如今的房价让它们想买也买不起。

所以,股市大跌。
楼市:怪我咯!

最近一线城市的房价,到底怎么了?炒股不行,那么现在投资买房靠谱吗?
1000万已成一线城市房产起步价
尽管近期房地产利好政策主要施力于二三线城市,但一线城市的楼市继续秉承“不给阳光也灿烂”精神,在改善型住房需求及投资客的疯狂情绪双重推动下,北上深房价在春节假后继续节节攀升。截至目前,一线城市10万以上单价的住房处处可见,若想入手“改善性住房”,1000万已成“起步价”。
例如,在2月21日,上海某均价达8万元、套销售均价近千万元的新楼盘一天卖掉350多套,购买人群主要是改善型购房者。此外,北京春节后二手房成交价量也是双双上涨,节后首周二手住宅网签量高达6000套,为2010年来最高,二手房成交均价环比去年也有明显上涨。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深圳的楼市则承接去年疯狂、继续站在涨价前沿,开年不久,全市一手住宅单日成交均价破了9万元,这一价格的出现虽然存在一定的偶然因素,但深圳房价的“惊悚”也是可见一斑。
小编随便查了下上海、北京、深圳三地二手房价格。看完之后,小编的工作热情理科高涨了许多,决心努力工作争取早日能买个1个平方。
超级城市的房价,还会继续涨吗?
我的答案是:会!
根据最新的数据,截止2015年12月底,上海新建住的商品住宅物业消化周期已经降至不到3.7个月;北京,9.2个月;广州,7.5个月;深圳8.7个月;
以前都是中介业务员天天给自己打电话推介房子,现在则是自己天天给中介打电话,请他们多多给自己推介房子,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如果说2014-2015年上半年是属于股市的一年,那么从2015年7月股市崩塌之后的这段日子,是属于超级城市的楼市的。
深圳的房价上涨这里就不再赘述,上海的房价从7月份股灾开始之后便开始新一轮的上涨。而这样的上涨,能解释的一个核心的理由,就是资金在寻求更安全的投资标的。
目前美国处于加息周期,中国不断地降息,降准,维持宽松政策,并且不断减少楼市税项,降低楼市杠杆门槛,这无疑都是将资金从银行系统,逼向市场再转向房地产的助力。而一系列的组合,确实也让资金感受到了,只有投资“超级城市”的楼市,才能保证安全与收益。
既然是资金自然选择的过程,那么房价的上涨,在看不到明显的经济格局的改变之前(2017年19大前?),相信超级城市的房价,都会一直被推向新高,这已经无关刚需,无关普罗大众的平均收入,无关房屋租售比这些基本面了,而是全国资金无处可去,自然选择的结果。
因为,其他地方,没有更好的项目可以投了。
这一点反证了:哪怕是现在,买一线城市的房子,错误的可能性很小,很小。
房价这样涨,没人好过
作为消费者,普通老百姓,市民。对一个城市一年房价涨50%,甚至一天涨10%,必然会造成人心的浮动,如果房价再这样涨下去,所有人都不会好好做事了,都去炒楼了。而对于没有房产的人,高昂的租金,让生活压力更大,一脸无奈。
作为地产商。要知道房价之所以涨50%,很大一个可能就是土地价格也涨了50%甚至更多,地产商的利润会被压缩的更多,所以为什么这几年虽然你看到房价在涨,但是房地产公司的股票确不会有什么起色,因为他们赚的是越来越少了。
作为银行。国家降低房地产市场的杠杆门槛,促使更多人进行借贷,而银行从评估角度的配合,必须执行,但是这样的房地产上涨,什么时候会停滞,什么时候会散去,没人知道,如果真的有那一天,高楼塌的那一天,难不成最后所有的房产,都得银行来接盘吗?
至此,请不要再拿市场供需学、居民收入水平来解释中国一线城市的房价,很多政策上面的引导,支持,包括媒体的渲染,最终都会让这个社会变得贫富悬殊更大,不过这也没办法,香港作为一个已经成熟多年的市场,很早以前就变成了贫富悬殊程度最大的城市。而造成中国未来这样状况的根本原因,还是经济结构的恶化。
今年国家在讲供给侧改革,淘汰低效产能、鼓励创新创业,大的战略方针没有问题,但我们实际面临的问题确是,现在要在这几个超级城市中生存下去,要付出十分高昂的生存成本。而这些高昂的生存成本,又是反制约或者说干扰产业发展和创新发展的。香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房价连续上涨13年的香港,早已失去了创新的能力,想创业的青年想租办公室都非常困难,更别提创新了。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