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在岸和离岸人民币的价差扩大将给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造成阻碍。中国正努力让IMF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与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一起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但知情人士称,IMF不太可能认可有两种汇率的一种货币为自由流动货币。因此,中国央行得想办法缩小这种价差。
人民币在岸和离岸价格正在扩大
人民币在岸和离岸价格的二元悖论
一种办法就是让在岸人民币贬值,向香港离岸人民币靠拢,但这种做法首先有政治风险。
人民币汇率一直是中国和贸易伙伴之间的争议的焦点。近几年人民币走高,有关的争议得以暂时风平浪静。但习近平9月底即将访美,知情人士称,人民币贬值将给中国出口企业在竞争对手面前更大优势,因此在访美之前不会做出让人民币贬值的决定。
不仅如此,进一步贬值还会让资本流出中国市场的速度加快。根据中国官方数据,企业和其他经济实体在中国的银行里持有的人民币资产在6月至7月底下滑至2,491亿人民币元(1人民币折合约0.1566美元),创历史新低。
前IMF中国区负责人Eswar Prasad对《华尔街日报》表示,中国央行面临的挑战是,在不引发大规模资本外流和相对大幅贬值的情况下,允许人民币在操作层面更加灵活。
当然,中国央行还有另一个选择,即抛美元、买人民币。此举旨在通过稳定在岸人民币汇率,让市场紧张情绪缓解,最终引导在岸和离岸的价差较小。这种做法使得人民币在国内市场变得稀缺,但目前中国政府正希望货币供应充足,以支持经济增长,甚至稳定股市。
人民币定价权转移
此外,中国央行还在准备更多措施,使得人民币定价权向在岸市场靠拢,缩小两个市场的人民币价差。
彭博上周四(8月27日)报道引述知情人士称,央行低调出台了拓宽人民币购售业务范围的政策。
只要拥有贸易项及直接投资项下真实的购售人民币需求,境外客户就能够通过人民币参加行,在境外、以在岸价格进行人民币兑换,产品范围从即期拓展到掉期和远期;参加行的相关敞口可以经由境外清算行或境内代理行,到境内外汇市场平盘。
截至目前,共有17家中资银行境外分行成为中国央行确定的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包括中国银行(香港)公司、中国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交通银行首尔分行、中国建设银行(伦敦)公司等。
分析人士提到,此举将为海外投资者提供更完善更灵活的套利机会,长期看有利于境内外价差收窄。
招商银行外汇交易主管张治青认为,此举将打通境内外市场通道,令以往局限于境内外即期市场的套利交易得以参与即、远、掉期各个市场,从而在整条汇率曲线上进行。他认为,长期来看,境内外各期限价差都会趋于缩窄,使两条人民币汇率曲线更加一致、市场更加有效。
“终极目标就是统一境内外两个人民币外汇市场。”张治青认为,“政策上看,这会引导汇率定价权向在岸市场靠拢、由在岸价格引导离岸价格。”
在8月11日央行推进汇改以来,由于市场预期突变及境内市场仍然存在干预操作,两条汇率曲线的点差大幅扩大。央行此时推出看似鼓励套利的政策,更有可能是“借力打力”的改革,中长期反而有利于减小汇差。
8月11日的市场震动也令中国央行感到意外。中国央行随后在官网上发布公告对下调人民币中间价的作出解释。8月13日,央行副行长易纲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回答了记者的有关提问。
上周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哈萨克斯坦第一副总理萨金塔耶夫时表示,当前人民币汇率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能够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