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资金利率方面,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显示,大部分利率呈现上涨态势,3月期利率上涨1.12个基点,至3.1377%,已连续上涨38个交易日。具体表现为,隔夜利率下跌0.05个基点,至2.292%;7天期利率上涨0.12个基点,至2.4940%;14天期利率上涨0.40个基点,至2.6860%;1月期利率上涨1.96个基点,至3.0756%;而中长期的3月期、6月期、9月期和1年期利率,分别上涨至3.1377%、3.1464%、3.1816%和3.2460%。
市场人士指出,跨月后资金面恢复宽松,鉴于资金外流冲击与年末扰动因素多,跨年流动性仍存波动风险,但机构普遍提前开展资金备付、加强了流动性管理,或有助于增强流动性抗冲击能力,未来出现“钱荒”的可能性不大。
跨月后,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紧张形势逐渐缓解,央行随即降低了逆回购操作力度。上一周,因存量逆回购集中到期,同时,央行逆回购操作量有所下调,公开市场操作连续五日出现净回笼,合计净回笼资金5350亿元,单周净回笼量为7月中旬以来最高。不过,上周资金面仍延续了跨月后的偏宽松态势,中短期限回购利率稳中有降。
12日,央行开展了1300亿元逆回购操作,交易量较上一交易日增加300亿元;因当日逆回购到期量亦为1300亿元,央行此举实现中性对冲,终结了此前连续五个交易日的净回笼。当日,银行间回购市场流动性依然均衡偏松。交易员称,昨日短期资金供给保持充足,早盘开盘就有各类机构融出隔夜、7天资金,大部分需求很快得到满足,14天、21天资金融出相对有限,一个月及更长期限的资金融出更少,需求旺盛,价格高企。
市场人士指出,到明年1月底前,流动性波动风险依然较大,且从本月中下旬开始,季节性扰动可能加大,资金面维稳压力将重新上升。
国泰君安债券分析师徐寒飞表示,接近年末,机构投资者对跨年的流动性仍然保持谨慎,再加上机构“去杠杆”的行为仍然在惯性持续,债券市场可能不会重演之前两周的“暴跌”,但是也可能会有“余震”带来的小幅调整或者震荡行情,尤其是对于流动性比较弱的信用债来说,受到的压力会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