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财网外汇资讯】-中国股市在上周初暴跌之后的反弹突出表明,新兴市场投资者几乎找不到规模和流动性能与之媲美的替代品。
已经有迹象显示,在动荡中抛弃中国资产的投资者正在悄然回归。投资者上周向中国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净投入资金9.75亿美元,比彭博跟踪的所有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总和还多。
“除非遭到美国政府的彻底禁止,否则任何全球投资者都不可能无视中国。”曾在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公司工作了三十年的新兴市场投资老将麦朴思说,“但这种可能性极低。”
尽管投资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存在各种风险,但其市场宽度及在关键指数中所占的巨大份额意味着,基金经理往往别无选择,只能无视动荡,维持风险敞口。
虽然最新数据表明中国制造业活动放缓,但如果基金开始重新建仓,而且流动性投放令金融市场恢复平静,那么中国遭受重创的股市刚刚出现的反弹可能还有发展空间。
上周,中国扩大科技行业的监管整顿引发了市场暴跌,而华盛顿会限制基金投资中国内地和香港市场这一未经证实的传言更是加剧了市场跌势。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暂停中国企业首次公开募股(IPO)后,中国证监会周日寻求与美国进行磋商。
*监管整顿*
在恐慌最严重的时候,香港恒生指数上周的跌幅一度接近10%。科技巨头腾讯控股市值蒸发近五分之一,美团一度重挫30%。
但随着尘埃落定,焦点已经转向在2015年股灾后和2018年政府阻止股市大跌期间再度涌入中国资产的资金。
中国大约占到MSCI新兴市场指数三分之一的权重,意味着其几乎肯定会从跟踪该基准指数的基金经理那里吸引到资金。更何况还有可能取得丰厚的收益——中国股市投资者过去十年的平均回报率是整个发展中国家的两倍。
“如果想退出的话,可以从中国撤资,然后将所得资金按比例投资到其他国家。”Ashmore Group Plc驻伦敦研究副主管Gustavo Medeiros说。“但这是一种极端做法。”
中国经济的封闭性也可以使资产免受波动的影响,一些投资者甚至买入中国国债作为美国国债的替代品。资金流入推动中国10年期基准债券收益率今年下跌近30个基点,居主要市场之首。
*关联度低*
2021年到目前为止,通过ETF投入中国的资产总额达到2520亿美元,而巴西和南非分别为100亿美元和25亿美元。
“它与其他市场的关联度非常低,所以不能肯定地说还有谁会受益。”Mediolanum SpA的基金经理 Charles Diebel表示。“由于中国的规模,相同的风险状况下不存在其他选择。”
上周的暴跌也提供了一个逢低买入资产的机会。上证综指的远期市盈率跌至一年低点,中国股市估值较美股低45%,而20年平均水平为11.4%。
“我们认为这次下跌是增持部分现有头寸的机会。”管理着约7.6亿美元资产的对冲基金Carrhae Capital驻伦敦的首席投资官Ali Akay表示。“估值非常有吸引力。”
这并不是说投资者没有在其他新兴市场寻找机会。对于Union Investment Privatfonds GmbH驻法兰克福的Sergey Dergachev来说,从美国国债收益率下跌中受益最多的俄罗斯和土耳其等市场表现突出。
不过也有人感觉,如果市场再次下跌,这一资产类别中几乎找不到藏身之地。
“如果中国信用市场继续遭到抛售,那么新兴市场就没有多少藏身之地。”富达国际基金经理Paul Greer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