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闫瑞祥打卡获得2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0积分
  • PrismNET打卡获得20积分
  • 闫瑞祥打卡获得10积分
  • 温莎打卡获得10积分
  • 何小冰打卡获得10积分
  • 闫瑞祥打卡获得10积分
  • 闫瑞祥打卡获得20积分
  • 闫瑞祥打卡获得20积分
  • 闫瑞祥打卡获得10积分
  • 何小冰打卡获得15积分
  • 何小冰打卡获得20积分
  • 李廉洋打卡获得10积分
  • 闫瑞祥打卡获得15积分
  • 闫瑞祥打卡获得15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0积分
  • 冯喜运打卡获得10积分
  • 闫瑞祥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闫瑞祥打卡获得15积分
  • 肖胜风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闫瑞祥打卡获得20积分
  • 何小冰打卡获得10积分
  • 快乐其其打卡获得10积分
  • macus007打卡获得15积分
我要打卡

世界能够负担得起如此规模空前的财政和货币刺激吗?
  张亮 2020-03-30 15:00:27 468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世界主要经济体陆续宣布推出的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是和平时期史无前例的重大全球政策事件。

【友财网外汇资讯】-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世界主要经济体陆续宣布推出的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是和平时期史无前例的重大全球政策事件。


世界能够负担得起如此规模空前的财政和货币刺激吗?


  仅今年一年,美国财政支出和贷款的增幅就将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超过2008年和2009年联邦赤字的增幅。尽管这可能不如12年前金融危机后亚洲国家实施的金融刺激规模大,但多数大型经济体的政府债务与GDP之比可能会上升10-20个百分点。


  央行注资的影响同样巨大。例如,美联储可能会通过购买美国国债来为该国的部分财政刺激提供资金。最重要的是,它的资产负债表将通过购买抵押债券和打包的私人贷款资产而增长。如果美联储今年的资产负债表从2019年底的4.2万亿美元再增加2万亿至3万亿美元,也不足为奇。


  这与金融危机后整个10年的累计增长相似。那些声称央行在处理这场危机时将无关紧要的人大错特错。


  然而,许多投资者(以及一些政策制定者私下里)怀疑,美国和其它多数大型经济体的这种程度的刺激是否“负担得起”,以及它是否会导致政府债务危机和随后的通胀上升。


  如果上述任何一个问题的答案是“是”,市场可能会对政府应对即将到来的衰退的能力失去信心。造成的结果也将非常可怕的。


  幸运的是,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


  财政刺激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种。政府可以出售几乎无限数量的短期国库券。在预算赤字意外激增的情况下,这通常是第一选择。


  稍晚些时候,财政部可能会增加向公众出售较长期国债。与此同时,央行可能还会增加从公众手中购买政府债券的规模,只要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继续扩大,联邦赤字实际上就会“货币化”。


  考虑到目前的经济状况,公共债务上升的部分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出现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即使没有正式定义为“直升机撒钱”,这些行动也可能阻止长期利率的立即上升。如果主要央行效仿日本央行正式实施收益率曲线控制,情况尤其会如此。


  好消息是,与允许长期利率上升相比,这种财政和货币刺激的组合可能会对经济活动产生更大的“乘数”效应。


  此外,长期债务利率仍远低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可能增长率。其结果是,政府债务不太可能以不可控制的方式上升,即使央行有一天将债务出售给公众,最终也会提高债券收益率,增加债务融资成本。



  坏消息是,如果通胀开始上升,这种形式的融资可能是危险的。我们发现,在金融危机期间,央行货币的增加不会直接导致这种结果。但如今,市场中存在着复杂的供求效应,它们合在一起可能导致通胀上升。


  例如,如果在消费者同时接受巨额政府转移支付的情况下,供应继续受到限制,那么总需求可能会以通胀的方式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消除或迅速扭转财政注资将是重要的。


  幸运的是,世界经济有三个有利因素:


  首先,此次危机发生之际,通胀预期完全稳定在或低于央行的通胀目标。


  其次,低油价会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这两点都为刺激措施带来的暂时性通胀影响留有更大的回旋余地——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的话。


  第三,大规模的应对疫情的刺激措施不需要像金融危机后那样长期存在。


  目前,更重要的工作是防止全球经济萧条。


【版权申明】友财网部分内容及图文转载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介绍及报道时事新闻所用。友财网不拥有版权,版权归版权持有人所有,如有版权方请联系我们删除!
字数:0
我来叨两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