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嘴角的弧线づ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20积分
  • 汉声集团SinoSound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2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2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0积分
  • jxy打卡获得20积分
  • jxy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lywmx77打卡获得15积分
  • 金论非凡打卡获得20积分
  • 何小冰打卡获得2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宝星环球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0积分
我要打卡

对全球经济影响更大的是中国国内市场 不是出口市场
  利迪亚 2020-03-08 11:51:19 397
中国产业运转陷入严重停顿,现正对全球经济构成重大威胁,可能使之陷入2008/09年金融危机以来幅度最深的下行周期。

【友财网外汇资讯】-中国的新冠病毒疫情以及抑制疫情的积极措施,鲜明地凸显出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的核心地位,以及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引擎的重要性。


对全球经济影响更大的是中国国内市场 不是出口市场


中国产业运转陷入严重停顿,现正对全球经济构成重大威胁,可能使之陷入2008/09年金融危机以来幅度最深的下行周期。


但太多评论分析聚焦于中国作为加工产品出口国的供应面要角,低估了中国在需求面的重要性,这种现象在欧美国家尤其严重。


中国消费大军已成为极其重要的力量,从汽车、电子消费产品、食品、到观光旅游等国际服务,中国中产阶级推动了方方面面的商品服务需求。


欧美评论家仍旧将中国主要视为一个出口导向的加工型经济,进口原物料,然后将加工制造商品出口。


虽然这在1990年代末和2000年代初可能是事实,但如今已不再准确,也不再具有代表性了。


到了2020年代,中国已经从一个小型的开放经济体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却封闭得多的经济体。


中国变得更像美国,与日本、德国或英国等依赖贸易的经济体很不一样,跟巴西等大型新兴市场也不同。


因此,中国已经加入美国的行列,成了一个对国际经济产生冲击的国家,同时在面对来自别处的冲击时变得更有韧性。


*全球引擎*


与美国一样,国际贸易对于中国来说也不那么重要了。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出口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占比将近20%,低于2006年时36%的峰值。


中国的出口导向程度远高于美国(12%),但低于英国和法国(30%),更是低于韩国(43%)和德国(47%)。


2018年中国进口占GDP的比例为19%,低于2006年的29%,但与美国的15%相比,没有高出太多。


然而,即使中国的国内导向不断增强,但由于规模非常庞大而且增长迅速,中国经济在世界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虽然中国经济可能不是特别依赖进口或出口,但庞大的规模意味着它有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制造冲击波。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8年,中国占全球总产出增长的近30%。


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美国(12%)和印度(12%)之和。


以现金计算,从2013年到2018年的五年中,中国的商品进口年均增长率为1.8%,是世界其他地区进口增长率0.7%的两倍以上。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在服务方面,中国的出境旅游每年增长近11%,在2012年至2017年期间总计增长70%。


相比之下,同期美国的出境游每年增长8%,而英国出境游每年仅增长6%。


中国在全球最终需求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如果中国经济受到衰退、信贷紧缩或疫情冲击,就不可避免地会传导至全球企业和员工。


*双核心*


大部分西方经济评论人士仍采用核心-外围模式,认为美元处于核心(有时范围扩大到包括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在内),新兴市场和大宗商品出口国处于外围。


几十年来,这是一种简单但又不乏明确合理性的模式。冲击往往由核心传导至外围,而不是反过来,例如当美联储升息时。


但近年来,中国已经崛起为第二核心,尽管规模和决定性影响力还不及美国,但同样可以引发冲击波。


2014/15年中国经济放缓,导致全球制造业和大宗商品市场同步放缓,成为这种全球性影响加大的早期迹象。


新冠疫情凸显出中国的政策决定(这次是公共卫生政策、隔离和企业关停)现在如何对全球其它地区产生影响。


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点在石油和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中最为明显,不过中国在制造业以及旅游和航空等服务业的影响也愈发明显。


西方评论员专注于疫情对供应链的影响,例如口罩和智能手机出口的中断。


但中国自身消费减少造成的影响也一样大,而且有可能更大。


*市场规模*


中国日益增长的国内市场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会持续到疫情结束之后,还会影响到本世纪中叶的全球实力平衡。


美中贸易冲突聚焦于制造生产以及商品出口的失衡,因而扭曲了对于长期经济及战略均衡态势的看法。


事实上,美国经济在过去150年占据主导,源于其无可超越的内部市场规模,这是英国、德国、日本等竞争对手难以匹敌的。


市场规模为美国培养出具有主导地位的制造及服务企业,这有部分是通过选择性保护条款、投资控制、采购倾斜、以及监管标准制定来达成的。


不同于英国、德国、日本或者前苏联,中国是一个多世纪以来第一个拥有相似内需市场规模的竞争对手。


中国之所以成为令人生畏的对手,并重塑全球经济格局,依靠的是其广袤的内需市场、而非出口。


【版权申明】友财网部分内容及图文转载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介绍及报道时事新闻所用。友财网不拥有版权,版权归版权持有人所有,如有版权方请联系我们删除!
字数:0
我来叨两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