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
它经常在争端中被忽略,但贸易争端开始于技术争端。去年,特朗普要求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调查中国对美国知识产权的待遇。在一份长达215页的报告中,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得出结论,中国以各种方式违反了美国的知识产权,促使特朗普提议对中国进口的1500亿美元征收关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2025年计划》(China 2025 plan)中提出了一个主要的观点,该计划旨在将中国确立为从机器人到电动汽车等一切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但习近平领导的政府已承诺给予外国公司更多进入其制造业的机会,并认为中国有权将技术作为经济增长的跳板,就像其他发展中国家所做的那样。
钢铁产能过剩
甚至在特朗普上任之前,美国就指责中国以低于公平市场价值的价格向世界倾销金属。中国是今年3月特朗普在美国国家安全问题上实施的全球钢铁和铝目标的主要目标。根据世界钢铁协会的数据,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商去年生产了8.32亿吨,消耗了737万吨。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一差距比德国和法国的钢铁产量总和还要大。
如果中国同意美国的观点,那就是这个亚洲国家有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它一直在削减产量,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进一步削减产能,并对该行业实施更严格的规定。
市场准入
美国认为,美国公司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不会与中国同行竞争。例如,中国对客车征收25%的关税。美国对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对美国公司来说,在中国投资也更加困难。
尽管特朗普提议的关税获得了大多数人的关注,但美国政府也在考虑如何打击中国在美国的投资,以平衡规模和保护敏感技术。
尽管在全球对外国直接投资开放程度的排名中,中国仍几乎垫底,但中国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标准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上个月,习近平主席承诺将进入“开放的新阶段”,随后宣布了开放金融部门和汽车关税削减的措施。
贸易逆差
特朗普曾多次抱怨对华贸易逆差。去年,商品和服务的缺口达到了3370亿美元,这是美国超过一半的差额。特朗普曾要求中国减少1000亿美元的缺口。
如果美国放松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赤字就会缩小,全球供应链的本质:中国进口零部件组装并运往美国。这夸大了贸易逆差的规模。
中国的国有经济
经济学家说,除非两国经济的深层动力发生变化,否则贸易不平衡将继续存在。为了缩小差距,美国人需要增加储蓄,而中国人需要增加支出。但这可能需要中国的经济模式发生重大转变。中国的经济模式历来依赖出口和国家主导的投资来推动经济增长。中国一直在逐步增加消费,购买更多的外国商品,但美国希望它能更快地行动。
美国政府去年拒绝了中国政府将中国列为“市场经济”的提议。美国表示,中国在市场上的普遍角色造成了中国经济的“根本性扭曲”。
2013年,中国表示将允许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扮演重要角色。尽管如此,习近平推动更多国有企业的努力削弱了这一目标,共产党对国有企业的控制也越来越紧。并加大了从金融服务、制造业到娱乐业的控制权,规范了经济。
汇率操纵
特朗普在2016年竞选期间承诺,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自从上任以来,他就不这么做了。在最新的货币报告中,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在纠正贸易失衡方面的缺乏进展提出了批评。今年4月,特朗普指责中国和俄罗斯操纵本国货币。
中国确实在引导人民币汇率——只是不像特朗普指责的那样。中国人民银行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保持在每日交易区间内。2015年和2016年,中国通过部分外汇储备来支撑人民币汇率,而不是削弱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