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虑到历史,尤其是意大利过去的表现,有人质疑这种状况能持续多久。呼吁进行“结构性”改革和给就业市场松绑的呼声和以前一样尖锐,而在这些问题上的进展却非常缓慢。但一些迹象却令人振奋。
Pictet Asset Management的Fred Ducrozet指出,最近一波“强劲而全面”的复苏越来越多地是受到落后国家的“奋起直追”所推动。
他仔细研究了这些经济数据,意外发现意大利的贡献比例远远低于其所占比重。
根据2016年底的数据,意大利占欧元区经济总产出的15.5%,但自1999年欧元区成立以来,意大利对于增长的累计贡献只占4.2%,较其经济体所占比重低了近四倍。
根据Ducrozet的研究,自2013年第二季以来,意大利对整体欧元区增长的贡献占7.5%,如果从去年第一季开始算,则上升到9.6%。
根据2016年底的数据,法国在欧元区经济中的占比为20.6%。自1999年以来,法国对欧元区经济成长的贡献占了21.1%,几乎和其经济体占比旗鼓相当。
而如果以2013年第二季作为起点,占比便大幅降至13.0%,反映出了法国经济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2011-12年欧债危机打击的严重程度。但从去年第一季开始,占比已回升至14.2%。
Ducrozet的分析显示,意大利和法国都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只是速度较慢。即便他们托了低基数的福,但两国都在缩小实际与潜在增长之间的差距。
意大利裕信银行的Erik Nielsen指出,与传统认知相反的是,意大利1%-1.5%的低趋势增长率足以使该国轻松扛起约为GDP 130%的较大债务负担。
*金融危机10年后*
今年欧元区相关投资绩效表现,创下欧元1999年上路以来最佳年度之一,这让那些压注欧元区将成为2017年重灾区的投资人大受挫折。

最近期的数据显示,欧元区经济上行态势还在持续,甚至是加速。意大利备受诟病的制造业在10月份创出逾六年半最快扩张速度,而且法国PMI数据上修幅度居欧元区PMI数据之冠。
意大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赶,其经济表现在七国集团(G7)中垫底,也是唯一还没回到金融危机前规模的国家,失落了十年还在延续中。
但意大利第二季GDP较上年同期成长1.5%,创下六年最高增幅,而且近期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对该国2017和2018年前景的上调幅度高于其他任何一个G7国家。
OECD还将法国2017年经济增幅上调0.4个百分点之多至1.7%。
“法国GDP增速已经换上更高档位。”巴克莱经济分析师在题为《瑰丽前景持续展开》的报告中这样写道。他们预计明年法国经济将增长1.9%,超过市场一致预估。
金融及市场面的数字也开始向好,尽管投资者预期欧洲央行明年在某个时点将关上刺激措施的活水。
过去几年内,法国两大银行--巴黎银行及兴业银行已跃身欧洲获利最为稳定的投行之列,特别是巴黎银行。
意大利银行业者帐面上的坏帐规模已降至逾三年来低点,达1,728.5亿欧元。这仍远高于危机前平均约500亿欧元的水准,但已低于2015年中至2017年中两年内稳守于2,000亿欧元左右的水平。
意大利银行体系有所好转的期望、尽管相当微弱,但已推助该国股市显着反弹。米兰股市今年大涨20%,表现优于法股、德股、英国富时100指数及华尔街股市,可望创下1998年以来最佳年度表现。

标普上月意外将意大利主权评级上调一个级距至BBB,为至少30年以来首度调高该国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