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软(Microsoft Co., MSFT)、高通公司(Qualcomm Inc., QCOM)、思科系统(Cisco Systems Inc., CSCO)都曾在中国遭遇过从反垄断调查到间谍行为指控的不利局面。三家公司过去一年在中国专门组建了新合资公司以满足中国的安全规定。而像优步(Uber Technologies Co.)这样的后来者则选择以纯粹的中国风险投资的模式来进入中国市场,其所有数据都存储在中国境内。
中国政府最近态度有所缓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上周在南方召开的一场科技会议上重申,网络安全规定对所有在中国注册的公司一视同仁,承诺将营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投资环境。
但在实际操作中,中国并未显露出多少放松的迹象;今年早些时候,中国进一步加强了对外企网络出版的限制。今年4月,中国监管机构在中国国内屏蔽了苹果公司(Apple Inc., AAPL)的iBook和iMovie服务。
在2013年斯诺登(Edward Snowden)曝光美国政府监听行为后,中国监管机构软硬兼用地推动外国科技公司将产品开发和数据本地化。
新出台的一系列网络安全法规要求科技公司将数据储存在中国,接受安全检查,并应要求协助中国政府解密。中国政府机构和重要行业也被要求采用“安全可控”的技术。所谓“安全可控”,普遍理解是指中国产品。
一些企业还被单独提醒。上个月,在苹果公司首席执行长库克(Tim Cook)访问后,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敦促苹果公司进一步深化在华合作,并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安全的用户体验。
高通公司总裁阿伯利(Derek Aberle)最近在北京接受采访时说,新成立的由中方控股的服务器芯片合资企业将从安全角度出发,为中国市场生产一些定制的芯片产品。
他表示,中国合作方可利用高通的平台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创新,提供一些不一定源自高通的零部件。
高通此前同意向中国监管部门支付约10亿美元的反垄断罚金,并同意与中国公司重新协商其授权协议。在这之后,高通宣布了多个在华投资项目。
外国贸易组织表示,中国的网络安全法规使外商除了透过中国合作伙伴之外很难在中国开展业务。二十多个美国和国际商业协会周三联合致信中国保监会,对包含数据条款和其他要求的安全规则草案提出抗议,称这些条款和要求可能构成贸易障碍。
中国保监会和商务部没有回应记者的置评请求。
虽然大公司通过合资的方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的来说业务还是受到了抑制。研究公司Dealogic的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科技公司收购一家中国公司50%以上股份的交易共有15笔,2015年只有一笔这样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