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财网讯】—阿里巴巴集团(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BABA)的优势业务依然表现强劲,但该公司在新业务领域的投资也引发了投资者对该公司未来的担忧。
这家中国电子商务巨头在截至3月底的第四财季商品交易总额(GMV)同比增长24%,同时得益于流量货币化程度的提高,当季收入也超出分析师的预期。该公司当季的货币化率,即平台每交易1美元所带来的利润率,达到2.47%,高于上年同期的2.17%。阿里巴巴向移动端的转移也比较顺利,目前该公司国内电子商务收入中有71%来自智能手机端。
这些业绩都令人鼓舞,但这些强劲的业绩表现并未转化成利润的增长。阿里巴巴当季不包括特殊项目的净利润同比下滑1%,这主要是受该公司对中国互联网领域新兴行业的巨额投资亏损所致。
这其中包括对O2O(online-to-offline, 即线上到线下模式)服务的投资,该服务是在阿里巴巴旗下业务口碑(Koubei)的签约实体商户与在线消费者之间牵线搭桥。

对视频网站合一集团(Youku Tudou Inc., 原名:优酷土豆)以及物流网络菜鸟(Cainiao)的投资也发生亏损。如果不算上在恒大淘宝足球俱乐部(Evergrande Taobao F.C.)和菜鸟投资的稀释利得(dilution gains),这方面的亏损更大。
恒大淘宝足球俱乐部和菜鸟最新进行的融资令阿里巴巴此前的投资获得增值,由此带来稀释利得。阿里巴巴没有参与这些融资。
金融科技公司蚂蚁金服(Ant Financial)的亏损也对阿里巴巴构成拖累。为了吸引用户,蚂蚁金服在营销和推广方面投入了更多资金。
蚂蚁金服是阿里巴巴的关联企业,也是支付宝(Alipay)的母公司。近年来P2P(Person-to-person, 即个人对个人)电子支付在中国得到了普及,但是这一定程度上归因于支付宝和竞争对手承担了银行收取的交易手续费。
投资者应该为阿里巴巴在这类投资中蒙受更多损失做好准备,至少短期内是如此。今年4月份,阿里巴巴斥资9亿美元入股外卖应用饿了么(ele.me)。阿里巴巴的管理层希望投资者以长远眼光看待这类投资。对于寻求搭上阿里巴巴核心电商业务顺风车的投资者来说,无论是否愿意,他们都将不得不承受这一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