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财网讯】-富士康(Foxconn)最出名的是苹果(Apple) iPhone手机的主要组装商。但在过去几年里,这家公司已经进军半导体领域,押注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崛起将提振对这些芯片的需求。
但富士康的半导体业务开局不利,突显出新参与者难以进入一个由经验丰富、供应链高度复杂的老牌企业主导的市场。
惠誉集团(Fitch Group)旗下BMI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分析师加布里埃尔·佩雷斯(Gabriel Perez)通过电子邮件向CNBC表示:“该行业为新进入者提供了很高的进入门槛,主要是高水平的资本密集度和令人垂涎的知识产权。”
“台积电(TSMC)、三星(Samsung)或美光(Micron)等老牌企业拥有数十年的研发(研究与开发)、工艺工程和数万亿美元的投资,才能达到目前的水平。”
*富士康为什么要进军半导体?*
富士康的正式名称是鸿海科技集团(Hon Hai Technology Group),是一家电子产品代工制造商,负责组装iphone等消费品。但在过去两年中,该公司加大了在半导体领域的影响力。
2021年5月,与制造各种电子元件的Yageo公司成立了合资企业。同年,富士康从台湾芯片制造商宏创(Macronix)手中收购了一家芯片工厂。
去年,富士康与印度从金属到石油的企业集团Vedanta达成协议,在印度建立一家半导体和显示器生产厂,作为195亿美元合资企业的一部分。
Counterpoint Research的研究副总裁尼尔·沙阿(Neil Shah)表示,富士康进军半导体领域是为了实现业务多元化,该公司推出电动汽车部门的决定是该计划的一部分。沙阿说,它的目标是成为电子和汽车公司的“一站式商店”。
如果富士康能够组装电子产品并制造芯片,这将是一项非常独特且具有竞争力的业务。
*为什么是印度?*
富士康希望与Vedanta在印度建立合资企业,因为印度政府希望提振国内半导体产业,并将制造业转移到国内。
“富士康在印度建立合资企业的决定是对两个关键趋势的回应——其一是该市场作为消费电子产品制造中心的作用日益增强,其二是印度的雄心——效仿美国、欧盟和中国等其他主要市场——通过公共补贴和监管激励措施发展其国内半导体产业。”BMI的佩雷斯 说。
*富士康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本月,富士康退出了与Vedanta的合资企业。富士康当时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双方“同意分道扬镳”。
富士康表示:“双方都认识到,该项目进展不够快,存在我们无法顺利克服的挑战性差距,以及与该项目无关的外部问题。”
据路透社本月报道,与欧洲芯片制造商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的谈判陷入僵局,是该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路透社报道,富士康和Vedanta希望从意法半导体获得技术许可,印度希望意法半导体在合资企业中拥有股份,但这家欧洲芯片制造商没有。
*很难打入芯片制造业*
富士康的障碍指向一个更广泛的问题——新来者很难进入半导体制造业。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芯片制造由一家企业主导,即台积电,也就是众所周知的TSMC,它在代工领域占有59%的市场份额。
TSMC不设计自己的芯片。相反,它为苹果等其他公司制造这些组件。TSMC有20多年的经验和数十亿美元的投资才走到今天。
TSMC还依赖于一个由制造关键工具的公司组成的复杂供应链,来制造世界上最先进的芯片。
富士康和Vedanta的努力似乎严重依赖意法半导体,但一旦这家欧洲公司退出,合资企业在半导体方面就没有太多专业知识了。
“两家公司...缺乏制造芯片的核心能力。”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沙阿说,并补充说他们依赖于第三方技术和知识产权。
富士康试图进入半导体领域,这凸显了新进入者要做到这一点有多困难——即使是对一个市值479亿美元的巨头来说。
沙阿说:“半导体市场高度集中,只有少数几个参与者,这需要20多年才能发展到这一步。”他补充说,进入门槛很高,如大量投资和专业劳动力。
“要成为一家成功的半导体制造(晶圆厂)公司,平均需要20多年的时间才能达到技术水平和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