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a123213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20积分
  • 汉声集团SinoSound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2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2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0积分
  • jxy打卡获得20积分
  • jxy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lywmx77打卡获得15积分
  • 金论非凡打卡获得20积分
  • 何小冰打卡获得2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宝星环球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闫瑞祥打卡获得15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趋势感悟打卡获得20积分
我要打卡

从美国世界500强企业看,在高科技领域之外,我国产业升级也有很大空间
  方鹏 2022-09-10 12:27:18 27032
美国其实总共有41家世界五百强制造业巨头,今天我们接着说剩下19家的美国制造业巨头企业,它们的营收在287.2亿美元--500亿美元之间,可以认为是美国的第二梯队。

【友财网讯】-我们接着更新美国的制造业巨头企业,在之前的文章里面,我把美国营收超过500亿美元的制造业巨头筛选出了,总共是22家,可以看之前的文章:是什么支撑了美国的自信--简析下美国的22家五百亿美元制造业巨头


从美国世界500强企业看,在高科技领域之外,我国产业升级也有很大空间


但美国其实总共有41家世界五百强制造业巨头,今天我们接着说剩下19家的美国制造业巨头企业,它们的营收在287.2亿美元--500亿美元之间,可以认为是美国的第二梯队。


我们来继续认识下这个全球最大的竞争对手。


排在美国制造业第23位的是思科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498.18亿美元),这家公司我们第一想到的是它是华为公司的竞争对手,当年华为公司进入美国的时候,2003年1月思科就起诉华为,提出的指控包括抄袭思科IOS源代码,抄袭思科技术文档,抄袭思科公司“命令行接口”,这是思科IOS软件一个重要组成部件,以及侵犯思科公司在路由协议方面至少5项专利。


华为随后宣布停止在美国出售被思科指控含有非法盗版软件的某些产品,华为并将其Quidway路由器从其美国网站上撤除,并回收在美国售出的少量此类产品,并否认思科的指控。华为同时积极应战,邀请了斯坦福大学的第三方专家审核比对华为和思科的代码并且提供证言,把这场诉讼视为打入美国市场的关键战役。


这起著名的诉讼案直接导致了一家新公司的诞生,那就是2003年3月华为和3Com公司合资成立的华为3Com,并在2007年改名为H3C,后来几经股权辗转,先是华为卖掉了自己持有的51%股权给3Com,后来3Com又被惠普收购成为子公司,H3C也属于了惠普集团,后来惠普又把H3C卖给了中国的紫光集团,取名为新华三公司,一直到今天。


当年3Com虽然是美国公司,但是和华为一样有着共同的竞争对手就是思科,


3Com公司在思科和华为的诉讼战中选择站在华为一边,成立合资公司使得华为获得了大量的技术和专利授权,


2003年3月3Com首席执行官Bruce L. Claflin先生直接在法庭上提供了对华为极其有利的证词,他指出:“在同意成立合资企业前,3Com公司已花了数月同华为公司的工程师会面洽谈并测试了产品。在此过程中,本人亲眼目睹了华为公司世界级的工程能力。我相信从合资企业运出去的产品在世界上将是独特的和有竞争力的,并且这些产品是在完全尊重各公司知识产权的基础上设计出的。”


2003年6月,美地方法院判华为停止使用有争议的代码,但认为思科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华为抄袭。


华为公司表示关于由争议的软件源码,涉及到的主要是EIGRP部分,占华为VRP软件平台过去版本的1.9%,在新版本中已经删去,对思科在命令行等方面的要求法庭不予以支持。


后来华为在3Com的帮助下,最终在2004年7月与思科达成和解,诉讼终止。


在这起诉讼案之后,华为尽管进入美国受阻但是在全球发展迅速,而思科则逐渐跌落。到今天思科仍然是数据通信领域,主要是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全球份额领先厂家,这两个产品占了思科大约一半的收入,此外思科还有网络安全设备(例如防火墙)和软件收入,


思科还有视频会议系统WebEX,对标的是ZOOM,只不过发展不如ZOOM那么好,此外思科也在学习亚马逊等发展云业务。


思科今天大部分的营收来自美洲市场尤其是北美的本土市场,我们在通信设备领域看到华为,爱立信,中兴,诺基亚是全球四强,对于网络设备思科只能提供其中一部分,因此有人说美国已经不具备设计制造通信设备的能力,这种说法也是有道理的。


美国制造第24位是泰森食品,营收470.49亿美元


泰森食品始创于1935年,是全球领先的鸡肉、牛肉、猪肉及加工食品的生产供应商,


2001年,泰森食品建立首家中国工厂,正式进军中国市场,地区总部落户上海。目前在中国拥有三家研发中心、七大加工厂、数十家养殖农场,是国内从养殖屠宰到加工配送的全产业链肉类生产企业,提供鸡、牛、猪全品类食品。


下图是泰森的一些零售产品,而事实上泰森食品还是餐饮门店的供应商,为这些餐饮门店提供冷链服务,鸡肉,牛肉,猪肉,以及各种例如烤鸡翅加工工艺。


美国制造第25位是百时美施贵宝公司,2021年营收463.85亿美元,这是家制药公司,按照2021年的营收是全球制药业的第六名。


百时美施贵宝中文网站上称其重点关注于病毒性肝炎和免疫肿瘤治疗两大疾病领域,


免疫肿瘤学(immuno-oncology,I-O)及相关研究志在利用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抗击肿瘤,尽管迄今已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对I-O治疗有反应的患者仍不到50%(视患者人群和具体瘤种而定)。统计数据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对免疫治疗有反应,而有些人没有反应呢?这是这个学科要解决的问题。


美国制造业第26位是耐克公司,2021年营收445.38亿美元,这家公司大家很熟悉了,


看下图耐克从2008-2021年的营收从不到200亿美元上升到了超过440亿美元,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净利润也从2008年的18.834亿美元上升到了2021年的57.27亿美元,变成了三倍的规模,应该说耐克是美国制造业中快速发展的一个亮点了。


国内网站说耐克把产线大量搬迁到越南后,鞋的质量变差了,这种说法我部分表示认同,在我的心理上觉得中国制造的耐克鞋确实质量上要比越南好,但从业务数据上来说,这并没有影响耐克的业绩在过去十来年突飞猛进。


美国这样的大国居然还没有放弃电子代工,依然有伟创力,捷普这样的代工大厂。值得一提的是苹果公司是捷普的主要客户之一,成都是苹果全球最大的ipad生产基地,而成都捷普就是ipad的代工厂家,除此之外捷普还制造苹果电视,ipod,以及iphone的外壳等。


捷普公司在美国和欧洲都有工厂,如捷普贝特拉赫厂区位于瑞士著名的钟表工业区内,专门生产复杂、创新的植入物(钉子和钉子组件)及钻头等创伤和脊柱器械医疗产品。


这个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电子代工在全球目前是中国台湾地区的总体规模遥遥领先,而中国大陆(立讯精密,比亚迪,歌尔等)和美国(伟创力,捷普等)则处于第二梯队,


像发展迅速的立讯精密2021年营收为1539.46亿人民币,按照美元算为238.6亿美元,大约等于捷普的81.5%。


美国制造第41位是亿滋国际,2021年营收287.2亿美元。


这个是全球零食巨头,我们熟知的奥利奥就是他家旗下的品牌,其他还有吉百利巧克力,趣多多巧克力曲奇,怡口莲太妃糖等等。


在这个零食领域,其实我国也是落后的,超市和商店里面的各种零食,我们现在就还没有本土的国际大牌,而全球前十的糖果零食制造商,都被欧美日韩品牌霸占,包括阿尔卑斯,奥利奥,德芙,士力架,箭牌口香糖,费列罗,乐事薯片,养乐多(名字像中国的,其实是日本的),真知棒棒棒糖,好丽友(韩国的),怡口莲, 哈根达斯冰淇淋,雀巢的巧克力棒和速溶咖啡....


以上是本文的介绍,本文之所以取名叫做无处不在的美国制造,是因为这确实是一个事实,


一些我们以为美国已经退出的领域比如电子代工,


美国仍然有伟创力,捷普等不止一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公司,工厂遍布全球。


一些我们平时比较忽略的领域比如农产品加工,


美国有大量的巨头,而且还能延伸到乙醇燃料的制造,润滑油的制造,植物油的制造,不仅如此美国拥有约翰迪尔这样的世界级农机机械巨头,而且还能制造高尔夫球场相关的特种机械。


一些平时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食品饮料品牌,乐事,奥利奥,七喜,美年达,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其实都是来自美国的制造业,他们树立了极强的品牌观念,并且成功的塑造了高端形象,类似的还有日常的各种用品,比如3M的创可贴,贴纸,拖把,孕妇托腹带,霍尼韦尔的消防员防护服,人员防坠落装置等等。


在军工领域美国有洛克希德·马丁,波音,雷神技术,通用动力,诺斯罗普格鲁曼这样的军工巨头,实际上美国还有此次未来进入世界五百强的军工公司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Huntington Ingalls Industries),这个公司在2001年一度被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收购,后来在2011年又独立了出来独自运营。


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旗下有纽波特纽斯造船厂(Newport News)是美国目前唯一在制造航空母舰的造船厂,该工厂一战后就开始为美国建造各种航母,二战期间也制造了多艘航母,在1960年下水了全球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企业号”。


美国现役11艘航母,其中10艘尼米兹级,1艘福特级,全部都是该造船厂制造的。


尼米兹级航母总共就制造了10艘,目前全部现役中。


首艘尼米兹号是1975年服役的,最后一艘布什号是2009年服役的。前不久的 佩洛西访台事件中为佩洛西护航的里根号航母也是尼米兹级,是2003年服役的。


而福特级航母除了第一艘福特号(仍然是蒸汽弹射)已经服役之外,还有三艘在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在建。


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旗下还有另外一家英格尔斯造船厂,这家工厂制造了大量美国海军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军舰,


美国的31艘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现在已经全部退役了)全部都是该工厂制造的,


提康德罗家级巡洋舰(美国总共制造了27艘,首艘1983年服役,最后一艘是1994年服役)有19艘是英格尔斯造船厂制造的,包括前四艘服役的都是英格尔斯造船厂制造的。


而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虽然是通用动力旗下的巴斯钢铁造船厂研制和制造了首舰和多艘军舰,但也有部分阿利伯克级订单是给到英格尔斯造船厂制造,因为阿利伯克级制造的数量非常多,巴斯钢铁造船厂已经先后制造了四十多艘,而英格尔斯造船厂也先后制造了三十多艘,目前还在继续建造。


台湾海军目前的四艘基德级驱逐舰也是该厂制造的,该厂历史上还曾经制造过潜艇,例如目前已经退役的鲟鱼级攻击型核潜艇。


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此次未来入选世界五百强,但这不妨碍其在美国军工领域尤其是海军水面舰艇领域的地位。


除此之外,美国在航空航天工业领域明显具备统治级的实力,就以霍尼韦尔公司为例,我国的C919上面的飞行控制系统,刹车和轮胎,APU辅助动力装置,导航系统和大气数据系统都是该公司提供的。


而在医院领域,大量的医疗器械,药品都是来自美国的公司,


2021年11月MDO发布的2021年度的“BIG 100”——全球医疗器械公司百强榜美敦力、强生、西门子医疗、飞利浦、丹纳赫、麦朗、GE、嘉德诺、依视路陆逊梯卡、史赛克在全球前十位。


这里面强生,丹纳赫,麦朗,GE医疗,嘉德诺,史赛克六家都是美国公司,而美敦力实际上也是美国公司,只不过把总部放在了爱尔兰,全球十大美国占了七家。


而全球十大制药公司里面美国公司占了五家。


但总体而言,就制造业而言,在规模较大领域的美国核心技术优势,除了半导体,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和制药,军工装备,汽车(电动汽车)五大领域,另外美国在每个领域的软件技术方面都有非常深厚的积累,因此还可以加上软件这个领域。


而实际上美国还在农产品加工和贸易,品牌服装,食品饮料品牌,电子品牌,科研仪器和耗材,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


日用化工和消费品品牌(奶粉,纸尿裤,洗发水,化妆品,洗衣液,婴幼儿用品,家用日用品例如创可贴,贴纸,拖把之类)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


这些领域的空间并不小,而且我国国产品牌要全球化的难度也并不小。


所以其实在我们日常关注的高科技领域(半导体,电动汽车,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和制药,军工)之外,其实我国的产业升级也是有很大空间的,


我们到海外的商店里面,看不到什么来自中国的糖果和食品品牌,


也看不到来自中国的饮料品牌,服装品牌之类,从洗衣液到化妆品的日用化工产品的中国品牌我们也是看不到的。


因此全球顶尖产业的空间是足够大的,继续升级下去,是足够我们十四亿人过上不错的生活的。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们和美国的竞争一定是长期化的,未来的十年我们只是能够在总量上超过美国,要真正的压倒他们,总量必须做到他们的两三倍以上。


但这个长期看我觉得难度太大,主要是我国出生人口下降太快,目前我国今年出生人口预计是1000万,而美国这几年保持在大约360多万,也就是我国今年出生人口大约是美国的三倍不到,换言之我国人均需要做到和美国一样高(美国2022年人均会突破七万美元)才能做到经济总量是美国的三倍。


以目前的形势看我是有些悲观的,因为中国出生人口每年1000万的规模并不能维持多久,按照2020年七普1.3的生育率后面还会继续往下跌。


应该迅速的转向鼓励和奖励生育,对那些辛苦养育了孩子做出贡献的人给予应有的回报,我觉得这关系到中国长期发展和生存。


【版权申明】友财网部分内容及图文转载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介绍及报道时事新闻所用。友财网不拥有版权,版权归版权持有人所有,如有版权方请联系我们删除!
字数:0
我来叨两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