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财网外汇资讯】-中国对全球石油市场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干预,首次释放战略储备原油,明确目标是降低油价。
目前,中国能源成本飙升,不仅是石油,还有煤炭和天然气,一些省份的电力短缺迫使一些工厂减产。通胀也在迅速上升,这是北京方面的一个政治难题。
在周四的一份声明中,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表示,中国动用了庞大的石油储备,以“缓解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该储备局没有提供更多细节,但知情人士说,声明提到的是7月中旬提供的数百万桶石油储备。
中国国家储备机构还表示,国家储备原油的“常态化”轮换是“储备发挥平衡市场作用的重要方式”,暗示它可能会继续释放原油。该机构表示,通过公开拍卖的方式将国家储备原油投放市场,“将更好地稳定国内市场的供需”。
Energy Aspects Ltd.的数据显示,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中国在过去10年已积累了2.2亿桶石油储备。这种缓冲不同于美国和欧洲的战略石油储备(SPR),后者只在供应中断和战争期间使用。然而,中国发出信号,表示愿意动用石油储备来影响市场。
前白宫高级政策顾问、现执掌华盛顿咨询公司Rapidan Energy Group的鲍勃·麦克纳利(Bob McNally)表示:“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份相当明确的声明,意在利用石油储备来抑制国内炼油商的油价。”
该声明是在中国工业品出厂价格升至13年高点之后发布的,而就在一个月前,美国汽油价格不断上涨,白宫曾公开要求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增加原油产量。
北京和华盛顿的行动表明,世界上最大的两个能源消费国将每桶70至75美元视为油价的红线。飓风“艾达”还导致美国部分原油生产中断,影响了对中国联合石化的供应。
伦敦市场周四布伦特原油期货几乎没有变化,当天早些时候曾下跌1.9%。
*其他商品*
中国一直在出售其战略储备中的其他大宗商品,包括铜、铝和谷物。过去,中国政府很少证实这些消息的释放,这些消息往往是通过交易员的传言渗透到市场的。许多人认为,公开发布这一消息是为了将此举的影响最大化。
周四的声明首先表示,此次发布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国研究人员认为,这一措辞表明,这次发布是由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层指示的。
由于没有关于未来石油储备拍卖的细节,交易员和咨询顾问只能猜测北京方面的下一步行动。咨询公司Energy Aspects的联合创始人阿姆里塔·森(Amrita Sen)说,中国今年夏天已经释放了2,000万至3,000万桶原油,今年任何可能的额外销售都不太可能超过1,000万至1,500万桶的范围。
北京方面利用其战略储备来限制不断飙升的大宗商品价格,取得了好坏参半的成功。尽管释放(尤其是公开确认的释放)往往会导致价格大幅下跌,但这种回落往往是短暂的。
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大宗商品策略师瑞安·菲茨莫里斯(Ryan Fitzmaurice)表示:“中国此举无疑是为了缓解石油进口成本不断上升带来的价格上涨压力。”
“在我们看来,它不太可能产生预期的效果。首先,这表明金融石油市场的脆弱性,更重要的是,没有足够的实物供应来改变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