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财网外汇资讯】-站在岁末时点展望2021,基金经理们认为估值更低的金融、原物料等周期股继续发力,领跑中国股市。
在12月2日-5日进行的一项股市调查中,超过六成的机构投资者和分析师认为,明年金融、原物料等周期股表现会强于成长股;上证综指明年年底有望达到3,700点,较目前涨幅空间有9.7%。他们指出,随着经济复苏及新冠疫苗的推出,股市流动性将不及今年宽松,估值较高且对流动性更敏感的科技等成长股承压,周期股涨势有望持续。
这一调查结果与一些顶尖基金经理的观点相呼应。招商行业精选基金经理贾成东在采访中称,随着疫苗的推进,今年涨幅小、业绩逐渐改善的品种具备性价比优势,行情景气度会得到提升;明年上半年主要看好疫情受损股,如银行、化工、航空、酒店等。招商行业精选今年以来回报率85%,在不低于30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的中国股票基金中排名第五。
中国经济自今年一季度重挫后逐季回升。11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升至三年高点、工业品出厂价环比小幅上涨,出口同比则创下2018年初以来最大增幅。内外需求复苏之际,无论是美股还是中国市场,资金都显现出从成长股轮动到周期股的迹象。
得益于工业活动回升的原物料涨价,今年下半年以来,原物料股票在沪深300十大分类指数中表现最佳,大涨38%;能源、金融地产等传统周期股标的也有14%以上的涨幅,上半年跑赢周期股的电信、信息技术、医药卫生三大分类指数转而垫底。
“在当前经济修复为主线的市场环境下,顺周期板块无论从估值、基本面角度都拥有相对更大的性价比和吸引力,未来仍有较大的估值提升空间。”浙商聚潮产业成长基金经理贾腾表示,会重点关注以银行为代表的大金融、汽车、建材、化工等行业。天天基金网显示,贾腾管理的这支基金过去6个月回报37%,打败89%的同业。
即使是专注于5G产业链、新能源的机构投资者,也认为未来成长股估值要继续扩张会有压力。农银研究精选混合基金经理赵诣认为,明年流动性不会再像疫情期间一样宽松,这意味着需要通过业绩的持续成长来消化掉过高的估值。“成长股整体在明年相对于过去两年会更平淡,个股的选择会更加重要。”他说。
*机构预测*
在彭博股市展望调查中,3,700点是19家给出点位预测的机构目标中值;而回顾历史,沪指仅在2007-2008年、2015年在该点位上运行过。机构对于明年一季度末的预测中值在3,550点,这意味着沪指届时有望创下2018年1月以来的高点。
在永煤、华晨、紫光等相继爆出偿债风险的影响下,共22位受访者中有三分之一认为,明年A股最大的风险是系统性信用风险。而关于市场改革方面,86%受访者预计注册制明年将在A股全面铺开。
参与调查的机构包括:前海开源基金、佐原量化、同泽投资、上海协捷资产、深圳前海汇富联合基金、幂数资产、中阅资本、广东竣弘投资、广东小禹投资、北京成阳资产、北京盈创世纪、深圳常青藤资产、上海淳杨资产、旭方投资、新疆前海联合基金、濯清投资、珩生资产、宁波知远投资、建银国际、西南证券、第一上海证券、光大新鸿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