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财网外汇资讯】-中国即将在这个可能很快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问题上加深自己的印记。
由习近平主席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将于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未来五年(2021年至2025年)的国家发展计划。
政府每五年制定一次这些经济和社会优先事项——今年的讨论是第14个这样的计划。
随着冠状病毒大流行造成的全球动荡和美中紧张局势的加剧,这次会议将在这个亚洲国家特别关键的时刻召开。经济学家预测,中国将在未来几年牢牢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未来的一个关键里程碑是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承诺到明年建设成为一个“小康社会”。到20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将阐明未来的领导计划。
政府为发展目标命名的日期还有很多。这些计划包括“中国制造2025”计划,以在高科技和关键制造业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以及针对全球领先技术规范的“中国标准2035”。
下一个五年计划的最终文本将于明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发布。
“我认为将脱颖而出的一件事是供应链安全。”恒生中国(Hang Seng China)驻上海首席经济学家王丹在电话采访中对CNBC表示。
“我认为会有一些重大调整,因为这个十四五计划是一个长期计划。这不是一个应急计划。”王丹称,“这将推动一些长期问题。现在有一些美国的竞争,加强那些与国家安全和人民基本生活相关的部分将会有很大的压力。”
*自力更生和安全*
多年来,美国政府一直批评由国家主导的中国不公平地利用全球市场,现在特朗普政府对北京采取了更强硬的立场。很多人预计,即使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明年当选,这种立场也会以某种形式继续下去。特朗普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购买更多美国产品,同时限制中国电信巨头华为等公司,阻碍了北京的技术进步。
中国科技公司能否继续与美国公司合作的不确定性正在加速北京方面确保未来技术实力的努力。
在本月早些时候的一次演讲中,习近平主席谈到了对量子力学的支持,量子力学可以推动超级计算机的发展,超级计算机的处理能力远远超过当前的系统。
考虑到国家安全,经济学人智库(EIU)首席经济学家苏悦预计,五年计划将强调对半导体等技术的支持。她还预计,该计划将讨论建立能源安全的弹性,而不是依赖石油进口,并在面临与农业生产国的贸易紧张和中国家庭主要食品猪肉短缺的情况下确保粮食安全。
从社会角度来看,苏悦预计中国将找到更多刺激消费的方法,包括取消对家庭生育子女数量的限制。
“我会把它放在关注话题的首位。”她说,并指出这一举措将有助于中国的中长期增长。
*谈到国内机遇*
由于对债务推动的快速增长的担忧,中国的经济增长在过去几年有所放缓。根据第十三个五年计划,该计划概述了政府2016年至2020年的优先事项,中国逐步转向更多地依靠消费而不是出口来实现增长。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政府官员们谈论了一个新词,这个词预计将支撑未来五年的计划,他们称之为“双循环”。它大致分为两部分:“内部循环”和“外部循环”,前者侧重于扩大中国国内市场,后者则是与其他国家的贸易。
“第14个五年计划不仅仅是未来五年,而是未来30年。”YaSong (Ode & Song) City Strategy 的创始人和许多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顾问秦刚说。
秦刚说,鉴于中国最近的经济成就,“中国对它认为重要的事情有了更大的信心。”他指出,中国在允许市场力量在商业环境中发挥更大作用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第14个五年计划主要是总体上满足中国的国内需求。”
随着对中国本土市场的更多关注,分析人士普遍预计,即将出台的发展计划将为公共卫生、教育、体育、文化和旅游提供更多支持。
“在未来五年,中国将真正强调高质量的增长,所以速度可能不会像以前那么快。”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亮在一次普通话采访中说。
他说,未来五年对于中国将经济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并摆脱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至关重要。该术语指的是一种经济理论,在这种理论中,一个国家能够基于廉价劳动力成本在一段时间内快速增长,但无法快速创新以维持更高的工资和更大的增长机会。
外国企业已经开始采取行动,以吸引中国数亿中产阶级消费者。
进一步向外国人开放中国市场和改善当地经营环境仍是国家目标,尽管批评人士称步伐太慢。
分析人士预计,最新的五年计划将涵盖扩大现有城市中心的增长等主题,以及旨在保持14亿人口在本届政府执政期间对生活质量基本满意的其他目标。
昆山杜克大学(Duke Kunshan University)应用经济学副教授崔静波说:“另一种解释生活水平的方法是让人们享受或拥有更好的环境。”他希望政府鼓励使用更多的可再生能源,而不是依赖化石燃料。
上个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的一次演讲中说,中国计划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