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a123213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20积分
  • 汉声集团SinoSound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2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2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0积分
  • jxy打卡获得20积分
  • jxy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lywmx77打卡获得15积分
  • 金论非凡打卡获得20积分
  • 何小冰打卡获得2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宝星环球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闫瑞祥打卡获得15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趋势感悟打卡获得20积分
我要打卡

年报掘金之转型的榨菜
  echo 2020-03-25 17:44:09 371
3月16日晚间,涪陵榨菜发布了2019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9.90亿元,同比增长3.96%,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5亿元,同比下降8.55%。

【友财网外汇资讯】-3月16日晚间,涪陵榨菜发布了2019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9.90亿元,同比增长3.96%,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5亿元,同比下降8.55%。



表哥查了下资料,第一次写涪陵榨菜是2018年3月30号,吹嘘公司的2017年年报是多么优异,相对应的,当天的开盘价是16.52元。


但是2019年以来,公司的股价一波三折,显示出投资者们的信心不足。


作为马拉松爱好者,每周刷一个半马是表哥的例行科目,刷完后特别想来一罐冰镇可乐。


喝可乐的时候,啃几根榨菜,既能补充消耗过度的水分、糖原,还能补充电解质。


坐在超市的门口晒着太阳,脱了跑鞋,就着榨菜,喝着可乐,抠着脚丫,人生还有比这更惬意的事吗?


涪陵榨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如今公司已经成为中国田协的官方合作伙伴。


每年遍布全国的数百场马拉松比赛赛场,乌江榨菜都成为赛场上的标配(不过表哥在正式比赛时一般不吃,因为随身携带的盐丸更加便捷有效)。


这是榨菜跨界转型的一次尝试,虽然看不出太大效果,但表哥认为,榨菜已经成功的把握住了转型的时机。


十年前或者更久以前,榨菜的受众群体的消费能力相对较弱,大部分销量来自于工地、火车、学校等场景;但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榨菜的受众群体也悄然变化,我们现在在各大超市看到的榨菜,不再是面向方便食品的佐料,而是面向家庭用户的常备调味品。


近年来,中国的人口结构变化,已经对很多行业翘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增量市场逐步转型为存量市场,A股许多曾经出类拔萃的企业,逐渐降下了奔跑的步伐。


一、成长性的终结


几年前在参加一个价值投资的讲座的时候,某名牌大学的教授提出了一个非常简洁有效的成长型企业衡量标准:连续三年营收和净利润涨幅超过30%的,必然是成长性极佳的企业。


后来表哥按这个逻辑对上市公司各行业进行了分析,发现2018年以来,这个公式逐渐失效了。


因为即便强悍如茅台,也已经做不到长期高成长性了。公司的业绩快报显示,营收增速远不如前。


为什么呢?因为基数太大了。


我们简单计算一下,以2018年营收23%增速来测算,假设茅台2019年完成同样的营收增速,需要增加178亿的营收。


这差不多是一个中等规模上市公司的营收了,个中道理也就很浅显了:蚂蚁打滚容易,大象翻身难啊!


整个2019年,表哥都在灌输的一个观点:未来,好的企业不再是成长性好,而是现金流好。


未来从什么时候算?未来已来。


洋河股份、涪陵榨菜、格力电器… …甚至茅台,都遇到了类似的情况。


细心的投资者可能发现,巴菲特推崇的可口可乐,早早就进入了佛系成长,公司的营收、净利润差不多十几年来几乎没什么增长。


但,可口可乐的股价却是一路长虹(最近几次熔断剔除在外)。


这样的业绩放在A股会怎样?又是什么支撑起可口可乐的股价?


现金流。



二、戛然而止的业绩增速


2019年半年报的时候,涪陵榨菜因为业绩不佳,甚至跌停。表哥是苦笑着的,因为公司2019年的业绩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除了行业发展到了瓶颈外,公司业绩停滞,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2018年增幅太大了。


2018年公司开始了涨价,导致净利润增幅超过60%,如此强劲的涨势,带来的后果就是提前透支了未来。


消费者的需求是不会骤增骤降的,这些激增的利润,其实是经销商囤货带来的,在渠道存货消化殆尽的过程中,2019年公司净利润出现下滑,实属正常。


三、强劲的现金流


2020年初这次特殊情况,让大家也意识到一家企业赖以生存的不是固定资产,不是营收,甚至都不是利润,而是现金流。


作为一家营收不足20亿的公司,账面现金接近12亿(9.5亿货币资金,2.2亿理财产品),没有一分钱长短期借款。


就算是在业绩下滑、因前期涨价导致渠道压力巨大的2019年,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仍然实现了基本不变。


这说明公司售出的产品基本都收回了现金,在渠道去库存的情况下,甚至还有1亿的预收款,公司的产品基本上是供不应求的。


四、提价是把双刃剑?


不少消费品公司通过提价来寻求业绩增长,比如曾经的茅台,经过十几次提价,再加上一直宣传的稀缺性,快成了收藏品;再比如东阿阿胶,经过多年提价,阿胶已经卖上了天价,结果因为市场有限渠道消化不了全面崩盘。


榨菜是哪种呢?


上文提到,榨菜的受众群体发生了变化,消费主体由价格敏感型客户转移成了价格不敏感客户。


这个转移过程是潜移默化的,很多消费者、投资者甚至没有意识到,涪陵榨菜的包装、口感都和以前不同。尤其是电商平台上的涪陵榨菜,各种宣传手段来看,很显然是面向消费能力比较强的年轻消费者。


所以5毛钱的榨菜提到两块五,看似涨成了天价,但单价仍然很低廉,对于新的消费群体,依旧是随手就买的类型。


从2019年财务数据看,涪陵榨菜的提价是成功的。


五、天花板


梳理了众多消费品上市公司后,表哥得出一个结论,地位稳定的行业龙头没必要继续追求成长性。追求成长性的龙头企业,要么转型失败,要么投资翻车。


就算像美的集团那样并购了库卡机器人,业绩增长也不太明显,甚至还拖累了净资产收益率。只是库卡对于美的集团的战略发展意义比较大,这是另外一个话题。


啤酒行业给了一个很好的例子,经过行业厮杀,留下的巨头三足鼎立。比如青啤,业绩稳健的和可口可乐差不多,每年业绩基本变化不大,大把赚钱,大把分红。


从市场占有率看,现有的营收水平,基本上接近了涪陵榨菜的天花板。无论是靠提价、开拓新品还是并购同行,都很难实现新的突破,不如踏踏实实躺着数钱。


【版权申明】友财网部分内容及图文转载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介绍及报道时事新闻所用。友财网不拥有版权,版权归版权持有人所有,如有版权方请联系我们删除!
字数:0
我来叨两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