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财网外汇资讯】-由于金融市场对疫情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难以估计,资金抽离以及一级市场冰封使得海外信用市场遭遇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严峻的考验,而中国境内信用市场却几乎未受影响,走势基本稳健。
本月以来,涵盖包括发达和新兴市场工业、公用事业和金融行业投资级债券的彭博-巴克莱全球信用债总回报指数下跌4.8%,正迈向2008年10月以来的最大单月降幅,不过同期同系列中人民币计价的中国信用债总回报指数却仍然上涨0.35%。
中信证券固收研究主管明明在采访中表示,美元信用债市场的危机主要是受到海外美元流动性紧张的影响,中国国内的流动性则比较充裕,特别是近期降准等又投放了大量的长期资金,所以国内信用市场表现仍然比较坚挺。
明明并指出,近年来美国金融市场和企业杠杆比较高,最近美联储的宽松措施,投放的流动性还远远不足以满足再融资需求。
尽管美联储此前再次宣布紧急降息以及大额购债计划,隔夜标普500指数暴跌12%,创下1987年以来的最大跌幅,美元信用市场亦不为降息所动,信用违约掉期和债券利差继续攀升。与此同时,离岸中资美元债市场上收益率在15%以上的债券规模亦大幅增加至483.7亿美元,是上周的近2.5倍。
彭博经济学家曲天石亦认为,海外信用市场现在主要是美股崩盘导致的流动性风险,现在很多机构需要补保证金,机构之间的拆借可能也有问题,导致流动性枯竭,美联储投放的流动性也还不足以弥补缺口,而且境外美元池子大,对这种极端情况市场普遍准备不足,而中国国内尚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中国央行周一的定向降准释放约5500亿元长期资金,叠加1000亿元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银行间隔夜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已跌至1%附近的逾两个月新低。截至周一,中债3年期AAA评级中票收益率估值报3.0585%,虽然近日略有抬升,但仍较春节假期前的水平走低了29个基点。
中国在岸信用债年迄今违约规模已升至239.4亿元人民币,但是在宽松流动性的推动下,信用债市场仍旧供需两旺。彭博数据显示,本月才刚刚过半,但境内信用债发行规模已超过1.2万亿元,这已至少是去年9月以来的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