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元指数周四涨1%,为逾一个月最大涨幅,如果延续这种涨势,会对已然压力巨大的新兴市场、大宗商品和高收益债券产生严重影响。
美元上涨绝非意料中的结果,尤其是因为美国长期公债收益率下降,且据历史经验,之前美联储在1994年、1999年和2004年三次开启收紧政策周期后,美元便都下跌。
如果这次美元升值持续到2016年,美联储升息后新兴市场、高收益债券、石油和金属价格“压力释放后的涨势”会持续多久就将让人质疑。这可能也会对美国出口企业和国内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如果人民币走势、高杠杆石油和矿业企业的稳定性、原油出口国的财政压力是明年全球市场面临的一些主要风险,那么美元重拾涨势只会加剧这些压力。
但美联储升息后,不只是美国和发达市场股债市上涨。同样上涨的还有新兴市场股市和高收益债券,这些都是容易受美国升息、美元强劲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冲击的资产。
脱钩现象确实会发生,但针对美联储未来12个月展望看法的市场反应,不得不让人抱持怀疑,特别是从过去纪录以及最近四五年美联储多次下修联邦基金预测的经验来看。
如此一来,对于很多投资者而言,要解决这个困惑现象的关键就变成二选一了,若非美元回落,便是其他资产市场会出现新一波震荡。
汇丰驻伦敦全球首席分析师Janet Henry称,“关键问题是美国经济是否终于足够强劲,不仅能维持自身复苏,而且能带动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足以让打压美国通胀的外部通缩压力减退,抑或是通过强势美元,美国会不会就变成纠缠全球10年的通缩‘传花’游戏最新一个受害者,然后和其他发达国家央行一样,升了息,但很快就必须再回头。”
**美联储终于升息**
美联储周三结束了危机后的超宽松货币政策时代,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目标上调25个基点,距离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降息至近零水平的那一天,正好整整七年。这是美联储2006年6月以来首次升息,也是史上最为市场广泛预期的央行行动之一。
美联储还保持所谓“点阵”预测,预期增长和通胀路径将支持明年再升息100个基点,或四次25个基点的升息。不过市场仍然只消化了预期升息50个基点。
通胀疲弱、较低的大宗商品价格以及中国和新兴市场前景的不确定性,这些因素将迫使美联储调整观点与市场看齐。
但是如果市场认为美联储会说话算数,则将不得不对美国继续升息做准备。而过去两年已累计上涨25%的美元可能进一步走高。
债基巨擘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的分析师指出,欧洲央行、澳洲央行和瑞典央行均曾在金融危机过后升过息,但随后又被迫将利率降至纪录低位。中国也有同样的经历。
新兴市场企业趁美联储在危机过后的宽松政策期间举借了数以万亿计美元的债务,所以现在对美元上涨尤为忐忑。
据摩根大通介绍,新兴市场整体私营部门的非金融信贷规模达到相当于GDP的130%,是2000年的两倍之多。其中将近三分之一是在中国。
苏格兰皇家银行分析师指出,新兴市场企业的年化杠杆比率略高于2.5倍,是2007年的两倍,与发达经济体2008年危机时期的高峰水平差不多。
法国兴业银行驻伦敦的资深策略师称,“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新兴市场及大宗商品动态,修正可能尚未结束,一些新兴国家料继续处境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