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媒体9月1日报道,原来纳扎尔巴耶夫打算首先对中国进行为期四天的国事访问,预计哈总统在访问期间,中哈两国将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主要是经济问题,纳扎尔巴耶夫最近一直在为经济问题头疼。哈萨克斯坦经济是出口导向的能源型经济,高度依赖石油和相关产品的装运(占到总出口量的70%),政府收入的40%多来自石油出口。国际油价持续下跌给哈经济造成不小冲击。2014年前8个月,哈对外贸易额下降9.1%,进入2015年,哈国出口额更是从80亿美元降到了30亿美元以下。
另外,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也将给哈萨克斯坦带来的影响。一些哈萨克斯坦企业家表示,一方面,对俄罗斯的制裁不会对哈萨克斯坦经济造成直接影响,但俄罗斯作为哈重要的贸易伙伴国,其经济不景气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哈经济发展速度。另一方面,如果俄罗斯发生货币严重贬值,那么哈央行将遭受本币贬值的严重考验,黄金储备备受压力。
哈萨克斯坦长期与其它独联体国家保持着密切的经贸关系。但在经济困难的时候欧亚联盟国家并不指望得上。虽然“欧亚联盟”这个概念就是纳扎尔巴耶夫提出的,哈萨克斯坦也与其它欧亚经济联盟国家保持着密切的经贸关系。然而在困难中的哈萨克斯坦根本指望不上欧亚联盟。欧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并非一帆风顺。哈萨克斯坦对成员国之间进出口呈现不平衡态势持批评态度,抱怨俄罗斯商品大量涌入哈萨克斯坦,对当地产业造成一定的冲击。最近卢布的暴跌,又引发了欧亚联盟内部新一轮的争夺。
哈萨克斯坦国内企业抱怨称,俄罗斯企业用更廉价的商品来抢占哈萨克斯坦市场。为了回应西方制裁,俄罗斯政府禁止欧洲食品进口,导致输往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的供应中断。对此,哈萨克斯坦很快还击。上周,哈萨克斯坦突然宣布,8月20日起取消汇率波动区间限制,让汇率自由浮动。受此影响,美元兑坚戈由197升至256,坚戈贬值幅度高达30%。
哈萨克斯坦矿业和冶金企业协会执行董事Nikolai Radostovets指出,坚戈的自由浮动,将帮助该国金属和煤炭生产商重新夺回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哈萨克斯坦总理卡里姆·马西莫夫所述,在宣布坚戈贬值之前,该国政府并未提前和俄罗斯通气。上周六在接受采访时,他说,“这是哈萨克斯坦的主权权力,我们可以自行做出此类决定。”贸易指责甚至“贸易战”,无疑增加了欧亚经济联盟内部的矛盾。
纳扎尔巴耶夫力图保持平衡,淡化炮轰俄罗斯的不满情绪。同时,他希望找到振兴经济的办法。哈萨克斯坦位于欧亚大陆结合部,近年来哈政府积极改善国内交通基础设施,力图把哈萨克斯坦打造成欧亚大陆交通运输枢纽,以提升经济竞争力并获取丰厚过境运输费。2014年,哈政府决定从国家基金中划拨1万亿坚戈(约合60多亿美元)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建设交通物流干线和经济特区、完善能源基础设施、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以及提高社会福利,其中5,000亿坚戈重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习近平与纳扎尔巴耶夫举行会谈
而这与中国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相契合。在石油贸易领域,哈萨克斯坦正在强化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国家的经济往来。由于欧洲市场趋于饱和等原因,哈石油出口更多转向亚洲市场。2015年8月31日的最新数据显示,哈国最大的出口伙伴是中国(19%),其次是意大利(17%),俄罗斯排第三(8.4%)。哈萨克斯坦向东看成了理所当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