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中央日报8月31日报道称,韩国专家们指出,不能对朴槿惠访华抱有太大期待。 成均馆大学成均中国研究所所长李熙玉表示“中国很清楚朴槿惠为参加此番活动下了多大决心,两国已经对此举的外交意义达成共识”,“中国可能会在朴槿惠任期后半期遇到重大外交难题时施以援手,而不是立刻在此次首脑会谈上就两国之间的所有问题表现出进步的立场”。外交专家认为,以下四点是参加此次活动最需要重视的因素。
韩国国内要求朴槿惠出席北京阅兵须进行表情战略
不要过度纠缠朝鲜问题。即使在9月2日韩中首脑会谈的核心议题朝核问题上,韩国只需要求中国重申在该问题上的合作态度即可,无需要求中国表现出划时代的支持或过度纠缠于语言表述。以朝鲜劳动党书记崔龙海出席胜利日活动为契机,朝中关系的沟通渠道好不容易得以恢复。即使为了利用好中国平衡朝鲜的杠杆,韩国也不应过分刺激朝鲜。亚洲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所长金兴圭表示“朝鲜正考虑未来2至3年是否该为核开发继续忍受孤立,中国正面对着是否要通过一带一路政策将关注点从东北亚转移到西部的岔路口,需要作出决定”,“在这种时候,韩国应自然而然地、静静地与中国在朝核问题上保持合作”。
韩中关系是韩美日关系的补充。韩国必须考虑到美国这一变数。有些人担忧,韩国本应在美中之间发挥促进双边合作的作用,如果此番参加活动给人以韩中关系与韩美日合作关系属于相互替代关系,或韩国做出“零和游戏”选择的暗示,将成为“最坏的情节”。高丽大学国际研究生院金圣翰教授表示“韩朝顺利达成高层协议等情况使韩国在朝鲜问题上的表现增强了存在感,10月韩美双边还将举行首脑会谈,这次访华可以提出强化韩美中合作的建议。应从根本上强化针对美中日三国的‘核外交’”。
胜利日活动将面向全世界直播 。中国将通过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直播胜利日活动。外交界消息人士表示“八路军等抗战‘英雄模范部队’代表接受检阅时,韩国总统如果笑得过于明显,这一场面被直播到全世界,可能会令人尴尬”。梨花女大教授朴仁辉(国际关系学)表示“最近首脑们的照片和视频截图经常被赋予很大的象征意义,甚至出现了‘影像外交’的说法。参加阅兵仪式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表情和动作等细节”。他说,朴槿惠与朝鲜崔龙海书记碰面时也应做好“表情管理”。
不要过度刺激日本。日本抗议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出席胜利日活动的决定,认为“此举有损联合国的中立性”。《产经新闻》8月30日还敦促“日本政府应正式发表谴责‘(联合国)未切实履行构建世界和平的责任’”。相反,中国新华社则刊文反驳,称“在二战结束70周年的日子里,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应当做的是反省罪责,吸取教训,永不再犯,而不是抱着阴暗心理对国际组织或各国领导人参加中国阅兵式说三道四”, 并指出“中方也向安倍发出了访华邀请,但安倍自己出于各种考虑不愿来也就罢了,日方还对国际上其他领导人的行程指手画脚,充分暴露出其不愿正视历史、处处与中国较劲的扭曲心态,以及自大又自卑的矛盾心理”,“此举实为滑天下之大稽”,“对于中国阅兵,日本可以回避,但至于别人来不来,还真不是日本该管和能管的。在这一点上,就算操碎了心也没用”。
对于计划把推进韩中日三国首脑会谈作为下半年最大外交课题的韩国政府来说,类似的中日冲突将成为很大负担。朴教授称“这时需要韩国均衡考虑中日双方,表现出成熟的外交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