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欧盟-中国峰会,中国总理李克强与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在记者会上讲话。
中国可能在欧洲新推出的基础设施基金中最多投资100亿欧元(111亿美元),但暂时难以做出最终决定。要达成允许中国科技企业在欧洲发挥更大作用的协议,涉及的机制比较复杂。
外界原本预期,中国总理李克强在6月29日召开的欧盟-中国峰会上提出中国将对欧盟3,150亿欧元基金的具体出资数据。中国正在努力成为更加先进的经济体,不甘心只是充当世界工厂。
李克强承诺对上述欧洲基金投资,但他亦谈到额外的中国-欧盟共同投资基金,这引起一些困惑。欧洲新推出的基础设施基金,旨在扭转欧洲投资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急剧下滑的局面。
“中国想在初期投资50-100亿欧元。问题是如何投资,”一名接近讨论并拒绝具名的人士表示。
另一位人士表示,投资规模将在“数十亿”,并称双方的目标是在欧盟执委会副主席卡泰宁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马凯9月底会晤时就该计划达成一致。
此前,欧盟许多成员国政府不顾美国反对,决定加入中国牵头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亚投行)。
当前面临的障碍之一在于这项欧盟基金的设计。该基金的正式名称为欧洲战略投资基金(European Fund for Strategic Investments,EFSI),其设计中的保证金规定旨在吸引投资者,在项目万一失败时,将弥补投资者蒙受的初步损失。
如果中国以保证金的形式对该基金直接投资,将产生倍增效应,吸引更多投资。但根据该基金的条款,中国在选择中资企业可以投资的科技项目类型时并无话语权。
如果项目失败,中国的资金也可能损失,而且可能需要补充资金。目前,该基金的保证金来自欧盟预算中的未动用资金。
其它方式是投资于该基金选择的一些项目,这些项目被称为“平台”,由所选择的经济领域的类型所决定。这样的话,可以允许中国进入他们寻求的那些数字项目。
另外一个选项是创建一个与该欧盟基金相联系的载体,中国总理有可能指的就是这种方式,但仍需抵押品才能进入市场发债筹资。欧盟几乎没有空余资金。
**“无限机会”**
北京希望专注于数字项目,以获得科技知识,这属于把亚洲与欧洲连接起来的“一带一路”宏伟计划的组成部分。该计划将促进中国的对外贸易,增强其影响力。
欧盟渴望实现产业与公共服务的数字化,北京从中看到了机会,认为可以推动北京所谓的“互联网+”计划。该计划要把所有产业都连上速度超快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
中国对欧洲数字基础设施的投资,可能通过合资及公私合作方式进行,也将开发下一代移动技术“5G”,该技术下载1小时视频内容只需约6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