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财网外汇资讯】-上海科创板戴着光环问世,两个月过去,偏高的估值和有限的股票选择让投资者步步远离。
纵观市场,科创板成交额不断萎缩,投资者的注意力重新回到A股主板;随着科创板交易降温,此前广受关注的融券业务大幅萎缩;唯一的亮点是新股发行市盈率居高不下。
科创板承载了中国A股交易和上市制度改革试验地的重任,不过市场须有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流动性充足,改革才能顺利推进。分析人士表示,科创板股票供应有限导致估值高企,打击了机构参与二级市场交易的积极性;未来随着供应增加,拉低发行和二级市场估值,交易才有望慢慢复苏。
后续要关注科创板股票有没有足够的数量和更高的质量,“科创板是注册制的试验田,这个板块要公司足够多,差异化足够大,估值到了一定的吸引程度才能继续发展。”河东资产基金经理傅刚表示,“长远看,注册制改革的成功取决于对企业造假等行为的惩罚和退市力度。”
从目前情况来看,刨去首批集中上市的25只股票,科创板在过去两个月内仅增4只新股,供应速度低于部分市场人士的预期。德勤全国上市业务组联席主管合伙人欧振兴16日在电话中表示,之前预计今年接近100家科创板上市,现在来看最多只有几十家,因为中国希望市场健康、长远发展。
*价值回归之路*
得益于初期火爆炒作,科创板股票当前距离发行价仍有不菲的收益,29只新股较发行价平均涨幅近150%,但在8月中旬以后入场的投资者可能会不幸充当“接盘侠”的角色,至今尚难解套。
数据显示,在科创板交易的29只股票中,高点多出现在8月中上旬附近。有三分之一的股票已较其上市以来的高点下滑30%;其中晶晨股份从高点下滑幅度最大,超过40%。随着股价下跌,科创板相对于A股主板的弱势不断扩大。
科创板推出不久后,大盘创业板、券商等热点的出现,吸引资金由科创板转向主板,群益证券分析师林静华称,科创新股股价只有修正到价值投资机会出现,才会有资金从主板返回。
*融券渐冷*
科创板上市之初,由于股票估值高、叠加政策调整丰富了出借券源,融券业务的发展被市场寄予厚望,一度预期会超过融资水平。但随着市场降温,融券的回落速度也非常快,交易所数据显示,科创板融券余额截至19日在18.4亿元,较高点减少42%,与融资余额之差也在上周走扩到开板以来的最大水平。
*成交下降通道*
彭博汇总交易所数据显示,9月1日-19日,科创板日均成交额仅85亿元人民币,是开板第一个月日均成交的34%;单日成交历史最低47.3亿元出现在9月16日。
“估值虚高使现在科创板交易热情下降,不过流动性还没有出现很恶性的变化。”如是资本董事总经理张奥平指出,“后续一旦出现真正不错的企业,大家还会进去。”
*打新热情难退烧*
科创板由于打破了传统A股23倍的隐形发行市盈率红线,且股票供给有限,在IPO定价阶段便创下颇高的市盈率。尽管近期二级市场有退烧迹象,新股发行市盈率仍然高企。上周申购的四只新股发行市盈率均高于行业水平,其中天奈科技超过57倍,而其所在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平均市盈率仅17倍。
“机构还是以打新为主,二级市场交易更多是一些散户。估值贵是一些资金没有入场的原因。”华鑫证券分析师严凯文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