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股IPO招股书中,第一页密密麻麻的机构名单常常令人困惑——保荐人、承销商、联席账簿管理人、联席牵头经办人等等,这些角色究竟如何分工?并且IPO保荐人和承销商的名字总是并列出现,但二者的角色和权责却大不相同,到底谁才是IPO项目的真正主导者?香港百惠金控将在本文深入解析这对资本市场"黄金搭档"的职责边界与协作关系。
一、IPO保荐人:上市的“总工程师”
IPO保荐人(Sponsor)是企业香港上市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确保公司符合监管要求,并全程督导IPO流程。其核心职责包括:
1. 尽职调查:全面核查公司财务、法律及业务状况,确保信息披露真实准确。
2. 招股书撰写:主导招股说明书编制,对内容承担法律责任。
3. 监管沟通:代表公司与港交所对接,回复问询并推动上市审批。
4. 持续督导:上市后至少两年内监督公司合规运作。
香港市场的主流保荐人包括国际投行(如高盛、摩根士丹利)和中资券商(如中金、中信)。通常,保荐人也是主承销商之一。例如百惠金控旗下百惠资本获香港证券及期货监察委员会发牌进行第一类及第六类受规管的持牌活动,提供企业融资业务及证券交易业务(中央编号: BSM550),并具备首次公开招股(IPO)必备的保荐人资格。
二、承销商:股票的“销售主力”
承销商(Underwriter)的核心任务是股票分销,确保IPO募资成功。其关键职能包括:
1. 定价与销售:通过簿记建档(Book Building)确定发行价,并向机构及散户投资者配售股票。
2. 市场稳定:上市后30天内可行使“绿鞋机制”(超额配售权)维稳股价。
3. 投资者覆盖:国际投行擅长全球机构销售,中资券商则侧重内地资金渠道。
大型IPO通常设有多家承销商,按层级分为全球协调人、账簿管理人和联席经办人。在众多港股IPO项目中,百惠多次担任联席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助力企业成功港股上市。另外,百惠金控团队曾再多个IPO项目中引荐并促成基石投资,例如绿茶集团以及拨康视云等。
三、谁在真正主导IPO?
1. 上市准备阶段:IPO保荐人主导,决定上市架构、时间表及合规策略。
2. 发行定价阶段:承销商话语权提升,依据市场反馈调整发行规模或定价。
3. 上市后阶段:保荐人负责合规督导,承销商可能继续提供后续融资服务。
总之,保荐人是IPO的“设计师”,确保合规性;承销商是“销售专家”,决定募资成败。二者各司其职,共同推动企业成功上市。发行人需根据自身需求,合理配置IPO中介团队,最大化IPO效果。
重要声明:以上内容由百惠金控提供,仅作参考,并不构成买卖建议,并不能完全代替投资者的判断和决策。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情况和需求,建议进行分析和评估,以制定最合适的投资策略。
百惠金控旗下的百惠证券(中央编号: BPQ161)获香港证监会发牌进行第一类及第四类受规管的持牌活动。同时,旗下的百惠资本(中央编号: BSM550)持有第一类及第六类牌照,并且拥有保荐人资格。
香港百惠金控官网https://www.patronsh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