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ofo创始人戴威来说
摆脱资本控制,实现独立发展
是其对自己创业初心的追求
也正是出于这个坚持
ofo又一次拒绝了滴滴的潜在收购要约
而这,也让ofo陷入了生死之局
当前的小黄车除了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作为重资产企业,一直都面临着“盈亏难支”的局面
今年2月初,ofo通过动产抵押的方式
换取了阿里巴巴17.7亿元的借款
3月中旬,ofo又宣称以股权+债权的方式
获得阿里领投、蚂蚁金服等跟投的
E2-1 轮8.66 亿美元(约55亿元人民币)融资
其中包含了之前的借款
而据共享单车行业透露出的消息
ofo每月仅运维(包括维修、调度)成本就约需3-4亿元
还不算3000多名员工工资
到目前为止,ofo可能只支付了
供应商欠款(30多亿元)的20%
最新一轮融资也支撑不了多久

事实上,面对如此“烧钱”情况
为了能够获得持续输血
Ofo除了寻求资本之外也一直在积极自救
目前of o已经推出了车身商业化广告
ofo的App上也推出了广告

同时想办法节约运营成本
减少单车的采购和投放量
自今年以来,ofo的购车量锐减
但是,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超大体量
除了自行车与人员成本之外
所有车辆都需要及时的维护运营
这也是一部分巨大的投入
因此,开源节流的措施
并不能根本解决其资金困境
创始人戴威也说,ofo正处于至暗时刻
即便如此,这位90后创始人
为了能够保持公司发展的独立性
仍然多次拒绝资本巨头提出的潜在收购投资
作为在董事会占有重要席位的投资方
滴滴和阿里投资ofo都有自己的“私心”
滴滴要发展成为一站式出行平台
单车是其中必须的一环
只有形成一个完全可控的足够大的单车平台
滴滴才能够保证其三公里内的网约车需求市场
而阿里投资共享单车
就是为了能够进一步完善线上服务体系
从而摄取更多的用户增量
也因此,两者都会出于自身需求
以不同的态度对ofo产生重大影响
或许,这也是戴威一直力求挣脱资本掌控的原因

在2017年12月18日举行的
网易经济学家年会新青年商业领袖论坛上
戴威表示,“希望投资人理解创业者的理想。”
有人将这句话解读为是戴威对
推动ofo与摩拜合并的投资人做出的隔空回应
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是出于自己的考虑
他们会想办法让企业发展符合自己需求
但是,对于创业者来说
他们对公司发展有着自己的规划和设想
两者不可能完全趋于一致
所以创业者与投资者之间的矛盾无法调节
只能是双方在彼此可接受范围内做出妥协
而这一次,ofo不愿意做出妥协
那么在面临可能失去外部投资的情况下
Ofo就必须完成自我造血
虽然目前看起来困难重重
但这位90后的创业者身上有着
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
希望这一次他能带着ofo浴火重生
呐,BHC赢磐国际最新市场活动已经正式上线
三个月内累计如今交易量达到要求之后
就有机会获得我们的三重大礼哟
为了你的北海豪宅,赶紧行动起来
详情了解请戳☞“豪宅”拿来送客户?今年的520很社会!
PS:5月的日子暑期未足
正是观聚一堂涨知识的好日子
诚挚欢迎对外汇投资感兴趣的盆友
5月26日来参加BHC赢磐国际2018年外汇金融研讨西安站
干货,茶点都已备好
只待您的光临
戳这里了解详情哦☞不可错过的获利机遇,BHC赢磐国际2018年外汇金融主题研讨会西安站等你来!

识别图中二维码直接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