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柴静带着奔走一年调查的结果,回归公众视线,公示了一位母亲与雾霾之间的私人恩怨。如今,我们正迈入深秋,也渐渐走向雾霾。专家提示:秋冬已至,防火防盗防雾霾。
传统意义上,我们认为雾霾,是由灰尘、硝酸、硫酸等颗粒物组成气溶胶系统,入侵干净的空气,被人们吸入肺腑,最终成为健康的隐形杀手。但当今世界中的雾霾,又岂止这一种形式,经济疲软、股市下行、金属无力,正像一片片浓重的雾霾笼罩在金融市场上空。生化雾霾的危险,在于袭击我们的身体,威胁我们的健康,尚有医疗卫生手段防治;但“金融雾霾”的危险,却是倾家荡产、流离失所的心理与生理双重折磨,难道不值得重视吗?
中国CPI与PPI数据的疲软,作为“硫酸”构成“金融雾霾”,是危害产生和加重的基础物质。
10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CPI同比上涨1.6%,涨幅重返1时代,低于市场预期,PPI指数同比下降5.9%,连续43个月下滑。CPI指数与PPI指数作为衡量消费和生产的主要指标,是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显示屏,数据低迷,意味着国民经济发展的疲软,经济疲软迅速传导至金融,金融市场又将迎来一场大震荡。
据海关统计的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2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8%,连续第7个月负增长,其中,出口1.3万亿元,下降1.1%,为三个月最小降幅;进口9240亿元,下降17.7%,此为连续第11个月出现负增长,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持久的连跌。外贸数据的疲软将对国际股市、大宗商品等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
股市下行,作为“二氧化硫”构成“金融雾霾”,是疲软经济在种种催化下产生的反应。
中国股市自今年6月中下旬以来,一直以震荡下跌为主要行情,国庆假期归来,中国A股像浴火重生的凤凰,逆袭回转,连续翻阳,截止到13日收盘,沪指报3293.23点,上涨近150点,涨幅达4.77%,然而疲软CPI与PPI数据一经公布,A股立即翻红转绿,掉头下跌,截至14日午盘,沪指报3272点,跌幅达0.65%。中国股市渲染下,“金融雾霾”污染加剧。
受中国疲软的外贸数据影响,欧美股市普遍下行,美股开盘即下跌,标普500、道琼斯指数跌幅超过0.5%,道指无奈结束七连阳。欧洲Stoxx 50、德国 DAX指数、法国CAC 40跌幅均达到或超过1.7%。中国外贸疲软,外国股市也不好过啊!
原油、黄金难兄难弟,作为“硝酸”构成“金融雾霾”,悲观的情绪长期笼罩着产油国和投资者。
2014年至今,原油像瀑布一样,飞流直下三千尺而不停歇。国际原油指数自100美元/桶下跌至47.28美元/桶,跌幅达52.72%。无论是由于产油过多、需求不足的供求关系引导,还是美联储加息预期的牵制,国际原油的持续下跌,令产油国经济蒙受巨大损失,全球经济一体化链条转动下,产油国经济的疲软也将迅速传导至其他金融市场。
黄金,曾经最稳健的避险产品,也在“硫酸”的腐蚀下渐渐失去了应有的光芒。10月15日,金价虽反弹至1185美元/盎司附近,但与2011年最高位的1920.38美元/盎司相去甚远,60日均线与120日均线均呈下行走势,金价远未逃离下跌行情。连黄金都无法发挥避险功能,投资者能到哪里寻找一片干净的天空呢?
股市、原油、金属、大宗商品,曾经辉煌的赚钱利器,摇身一变,成了“金融雾霾”的帮凶,“暗杀”投资者,“抢掠”市场财富。“金融雾霾”笼罩在2015年的上空,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