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9月25日)知名外媒报道,在人民币贬值重创了与该货币相关的交易后,台湾方面加强了对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
台湾“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银行局”副局长邱淑贞称,随着衍生品市场的日趋复杂,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监管机构正在要求披露更多细节信息。在上月人民币意外贬值之后,人民币挂钩衍生品的账面亏损达到了约500亿台币(15亿美元)。
邱淑贞表示,如果具备上述新的信息,他们就能够收集预警信号,并要求采取一些行动有效防范风险。而如果没有更详细的数据,那么在市场发生大幅震荡时,他们就不知道风险敞口的详细情况。
自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促使G-20领导人提高市场透明度以来,亚洲各地监管机构都将矛头对准了衍生品。去年9月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签订了全球第一个允许访问这类证券跨境信息的协议,目前日本则要求电子交易平台提供一些场外衍生品的信息。此外,香港方面也在出台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
自7月1日起,中国台湾的银行、券商和保险公司被要求披露交易对手类型、新交易的盯市价值等信息。而继人民币8月意外大幅贬值之后,当前台湾“金管局”正计划要求披露更加详细的信息。